1、鹅掌风的典型症状根据皮损类型不同而不同。
(1)水疱鳞屑型
好发于指间、掌心。皮损初期为针尖大小的深在水疱,疱液清,壁厚而发亮,不易破溃,水疱散在或群集,可融合成多房性大疱,撕去疱壁露出蜂窝状基底及鲜红糜烂面,水疱经数天后干涸,呈领圈状脱屑。病情稳定时以脱屑为主。瘙痒明显。
(2)角化过度型
好发于掌跖部尤其虎口处。皮损处干燥,角质明显增厚,表面粗糙脱屑,纹理加深,冬季易发生皲裂,甚至出血,可伴有疼痛。一般无明显瘙痒。
(3)浸渍糜烂型
好发于指缝。多见于手足多汗、长期浸水者,夏季多发。表现为皮肤浸渍发白,表面松软易剥脱并露出潮红糜烂面及渗液,常伴有裂隙。有明显瘙痒,继发细菌感染时有臭味。
2、并发症:甲癣、股癣、体癣。
1、若未经及时地治疗干预,皮肤损伤可能泛发全身,并发感染。
2、疾病进展后可能会并发甲癣、股癣、体癣等。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因为各种因素而导致患上皮肤疾病,其中鹅掌风就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一般来说,鹅掌风的发病不分人群与性别,一年四季都可发病,而这种疾病的发病部位多集中在手部,如果患上了鹅掌风,通常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而临床上,不少患者在发病之初都是不了解鹅掌风的症状,这样通常不利于疾病的护理,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鹅掌风的症状吧。
1、出现水疱。通常来说,鹅掌风分为很多不同的类型,其中水疱型鹅掌风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在临床中,如果患上这种类型的鹅掌风患者,皮肤通常会出现水疱的症状,并且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瘙痒感。而且,患者的水疱是不容易破的,但是,一般水疱会在几天后自己吸收掉。对于水疱型鹅掌风,千万不要忽视,如果不及时处理,通常水疱的生长范围会变得越来越广,最后甚至会发展成为大水疱。
2、掉皮屑。如果患上了鳞屑角化型鹅掌风,大部分患者常常在患处会出现掉皮屑的症状,并且患处掉皮屑的形状一般为环状或者是弧形,通常患处表面覆有鳞屑,中心的纹理比较显著,而没有明显的边缘,并伴有粗糙的感觉。
而在出现掉皮屑的症状的同时,患者还会出现患处瘙痒的感觉,如果严重的情况下,患处还可能会出现疼痛脱皮的症状,患处还可出现较深的裂隙,甚至出现龟裂流血的症状,如果是冬季的时候,患者的龟裂脱皮一般会比较严重。此外,如果患处出现感染化脓的情况,患者皮肤会出现强烈的疼痛、红肿的症状,并容易反复发作。
3、角质增厚。如果患上的是角化过度型鹅掌风,患者皮肤通常会出现角质化的症状,通常患处角质会弥漫性变厚,并且在患处常还会出现片状红斑的症状,不过,这种类型的鹅掌风一般不会出现水疱的症状。
4、糜烂。糜烂型鹅掌风多发于指间,如果患上的是糜烂型鹅掌风,患者的局部表皮一般是比较湿润、浸渍发白,并且患者还会出现患处剧烈瘙痒的症状,在表皮破损后,患处会出现潮红的糜烂面,并伴有疼痛的症状。
总的来说,不同类型的鹅掌风是具有不同的症状的,如果生活中发现自己出现鹅掌风的症状,应该及时进行就医,并且生活中注意患处的护理。
观看文章鹅掌风相当于西医的手癣。男女老幼均可染病,以成年人多见。多数单侧发病,也可染及双手。以掌心或指缝水疱或掌部皮肤角化脱屑、水疱为皮损特点。水疱散在或簇集,不断蔓延,瘙痒难忍。水疱破后干枯,叠起白皮,四周继发疱疹。皮损可延及手背、腕部,若反复发作,可致手掌皮肤肥厚,枯槁干裂,疼痛,屈伸不利,宛如鹅掌。病情迁延,反复发作,夏天易起水疱,在冬天则枯裂疼痛加重。临床上可以使用外治法,对于水疱型可选用复方土槿皮酊外搽;对于糜烂型可选用1:1500高锰酸钾溶液、3%硼酸溶液或二矾汤浸泡15分钟,再以皮脂膏或雄黄膏外搽;对于脱屑型可选用以上软膏外搽。
观看语音鹅掌风又名手癣。这是一种由于细菌真菌感染导致的皮肤疾病,治疗过程较长,同时容易复发,患者在患病期间也时常因为瘙痒疼痛,皮肤溃烂等因素受到影响,通常症状表现为手上起水泡、脱皮同时出现干燥皲裂、变粗变厚等现象,伴有轻重不等的瘙痒感,该疾病治疗病程较长,应该到正规医院咨询医生后开具处方用药。
观看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