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的诊断
诊断
医生根据患者病史(幼时起病,慢性反复发作性)、临床表现(口腔黏膜有白斑、皮肤有红斑)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病理检查可见真菌侵入),一般可作出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口腔扁平苔藓、脂溢性皮炎等疾病。
鉴别诊断
1、口腔扁平苔藓
病损可发生在口腔黏膜任何部位,以颊部最多见,其次为舌、龈、唇、腭、口底等处,大多左右或上下对称。病损表现为小丘疹连成的线状白色或灰白色条纹。但真菌涂片检查不能见念珠菌菌丝和孢子,可通过此项检查,对二者进行鉴别。
2、脂溢性皮炎
好发于人体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如头部、脸部、前胸、腋窝等处。通常患处皮肤会有瘙痒、红斑和剥落的皮屑,呈油腻的白色或淡黄色。可通过真菌涂片及病理检查与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