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色菌毛囊炎的诊断
诊断
根据炎性毛囊性丘疹、丘疱疹或小脓疱等典型皮损表现,结合皮肤真菌镜检、真菌培养等真菌学检查阳性结果,通常不难诊断。诊断过程中常需与痤疮、细菌性毛囊炎、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皮肤念珠菌病等疾病相鉴别。
鉴别诊断
1、痤疮
是皮肤科最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青春期男女,皮肤损害包括粉刺、浅表脓疱、炎性丘疹、结节、囊肿及瘢痕等,通过病原学检查可鉴别。
2、细菌性毛囊炎
通常是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引起,好发于头面部、颈部等,早期为红色丘疹,迅速发展成丘疹性脓疱,中间贯穿毛发,周围有红晕,继而可干燥结痂。通过病原学可明确感染的病原菌种类,真菌学检查阴性。
3、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
是一种病因不明确的炎症性疾病,好发于皮质分泌旺盛部位,皮损表现为毛囊性红色丘疹,顶端常有脓疱,病情严重时可伴有轻微发热、腹泻、乏力等症状。通过真菌学检查有助于鉴别。
4、皮肤念珠菌病
因自然存在于人体的念珠菌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致病菌入侵皮肤所致,可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脓疱疹样皮损,根据真菌学检查易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