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前预防
(1)做好产前检查,尽量预防早产和难产。预防孕妇感染、治疗孕妇疾病。
(2)对疑有溶血病史者,可监测孕妇血清抗体滴定度、置换血浆、服用苯巴比妥、做好换血应有准备。
(3)临产前不可滥用维生素K及磺胺类等药物。
2、产后预防
(1)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不宜使用维生素K3、磺胺类、水杨酸盐、吲哚美辛等药物。因此,预防新生儿感染不宜用磺胺异噁唑或某些头孢类等药物。
(2)若黄疸发生早,进展快者密切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并及早给予治疗。
(3)合并症的诊治:当存在低氧血症、低血糖、酸中毒时,可影响血-脑
胆红素脑病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功能训练,理疗,或者是高压氧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了胆红素脑病时,一定要及早的进行治疗,以免引起后遗症的发生。这种疾病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口服降低胆红素的药物和蓝光照射的方式来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
观看问答
胆红素脑病是由胆红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在过去又被称为核黄症,一般是因为非结合胆红素进入脑组织而导致的胆红素脑病。该病好发于新生儿,一旦有该病的新生儿,该新生儿会有嗜睡、肌张力减退等症状,而且大多数的黄疸会明显加深。一旦发现这些现象,一定要及时就医,根据病情及时进行换血、光疗、输注白蛋白等治疗。但是其实除了治疗之外,平日的保健护理也是很重要的,以下我就介绍一下胆红素脑病的日常保健。
1,合理喂养和做好保暖工作。患儿要非常注意保暖,防止缺氧以及酸中毒。注意调整输液的速度,同时要避免快速输注高渗药物以及不能用引起溶血或者抑制肝酶的药物,以免导致血~脑脊液屏障暂时开放,从而导致胆红素进入脑组织。尽早对患儿开奶,做好相应的喂奶工作,给予患儿足够的营养。一般在婴儿出生后的半小时后便可对婴儿哺乳,这可以促进患儿的肠蠕动以及大便的排出,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坏,最终降低胆红素的总量。
2,预防感染。由于新生儿的免疫功能较差,很容易受到细菌等感染,所以要进行交叉感染以及无菌操作可以有效地预防。家属一定要注意保持患儿的清洁,特别是皮肤、臀部以及脐部的保护,避免发生破损,从而导致感染。
3,蓝色光疗的护理。光疗的暖箱一定要保持清洁,特别要注意去清楚灯管内的灰尘,同时要及时更换灯管。在光疗过程中,会使患儿不显性地失去水分,也会使核黄素加速分解,所以光疗时要注意水分的补充,也可适当地补充一些维生素B2,并且患儿需佩戴眼罩,避免灯光对患儿视网膜的损害。光疗前,一定要对患儿的皮肤完整性进行仔细地检查,观察是否有出现臀红、硬肿等现象,还有医护人员和患儿都需定期清洁指甲和剪指甲,避免划伤患儿皮肤。
总之,胆红素脑病患者基本是完全不懂自理生活的婴儿,所以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各项身体机能,如体温,脉搏、呼吸频率等,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出现。若是发现拒食、嗜睡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一定要立即通知医师,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
观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