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性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能完全明确。癫痫性精神障碍的病因可能是癫痫患者大脑的器质性或结构性病变,也可能是反复的癫痫发作引起的脑损害所致。社会心理因素也会有影响,包括公众对癫痫的态度及教育状态、婚姻状态等。此外,还可能与长期使用药物有关,抗癫痫药的毒副作用,会造成叶酸缺乏,可能是导致癫痫性精神障碍的原因之一。
基本病因
1、 脑器质性或结构性损害
癫痫患者大脑的器质性或结构性病变是癫痫的病因,也可以是癫痫性精神障碍的病因。脑部边缘系统结构对人的记忆、精神和情感功能等有关键的作用,累及此部位的癫痫类型更容易出现精神障碍,例如颞叶癫痫。
2、长期使用药物
(1)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会有毒副作用,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可加重失神与肌阵挛发作,其本身所致的精神不良反应也可表现为智力障碍,也可能与药物所致的叶酸代谢障碍有关;
(2)许多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氯丙嗪)及抗抑郁药(如三环类及四环类抗抑郁药)均会降低癫痫阈值引起癫痫发作。
3、癫痫发作
癫痫发作时,大脑一定时间缺氧及某些部位异常放电引起大脑神经元兴奋增高,会影响精神行为,导致精神障碍。同时,反复的癫痫发作也可引起脑损害,导致恶性循环。
危险因素
1、社会心理因素及自身因素
癫痫患者原有的人格特征、自身的病耻感以及感受孤立、无助,有可能引起癫痫性精神障碍,出现焦虑、抑郁等;自身因素、文化教育、不良心理社会因素对人格障碍的形成有影响。
2、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如小儿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可引起癫痫,也可引起发作间期精神障碍的智力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