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手术库
检查库
内科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肾内科 风湿免疫科 普内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心胸外科 乳腺外科 泌尿外科 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 肛肠外科 胃肠外科 骨外科 外伤科 整形烧伤科 普外科
男女老幼
妇产科 妇科 产科 男科 儿科 小儿科 新生儿科 生殖健康 整形美容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科 性病科
五官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科 成瘾医学科
肿瘤科 感染科 肝病科 急诊科 中医科 体检保健科 营养科 疼痛专科 非临床科室

癫痫性精神障碍

您的位置: 首页 > 找疾病 > 神经内科 > 癫痫性精神障碍 > 治疗
癫痫性精神障碍的治疗

治疗原则

癫痫性精神障碍的治疗目的是尽量避免或减少癫痫发作,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因、临床症状等给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依据癫痫发作的不同类型及精神障碍与癫痫发作的关系,医生会调整抗癫痫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控制癫痫发作。癫痫性精神障碍的治疗在抗癫痫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精神障碍的主要症状表现选用不同的精神药物或同时采用几种治疗方法。对有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的患者,应加强管理和教育,进行心理治疗和工娱治疗等康复措施。

药物治疗

1、抗癫痫药

(1)对于本病精神运动性发作型患者首选抗癫痫药卡马西平。因精神运动性发作与边缘系统尤其是杏仁核处的点燃效应有关,而卡马西平对点燃效应引起的边缘系统电活动有选择性抑制作用,所以能有效地控制精神运动性发作。

(2)对于症状表现为癫痫性人格改变的患者,可选用丙戊酰胺。由于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癫痫性人格改变只能起到暂时控制患者兴奋的作用,不但疗效欠佳,而且也不宜长期应用。临床试验显示丙戊酰胺对癫痫性人格改变疗效显著,临床上治疗癫痫性人格改变时,用其他抗癫痫药疗效欠佳的情况下,可用丙戊酰胺替代其他抗癫痫药,治疗癫痫性人格改变。

2、抗抑郁药

对于本病抑郁状态者可使用抗抑郁药,一般选用能同时具有抗惊厥作用或诱发癫痫作用最小的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丙米嗪等,可降低癫痫的抽搐阈值。除这类经典的三环、四环类抗抑郁药外,也有很多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都可酌情选用。

3、 抗精神分裂症药

对于表现为兴奋躁动、幻觉妄想的患者,应优先选用氟哌啶醇、硫利达嗪等抗精神病作用较强,而致痫作用较弱的药物。对意识欠清晰、兴奋躁动、幻觉妄想患者短期应用氟哌啶醇肌内注射有较好疗效。

手术治疗

症状严重者一般建议行脑立体定位手术治疗。

1、手术方式

常规局麻下安置定位头架,借助一些仪器,如CT等,定位取得病灶三维坐标数据,根据坐标值,安装定向仪导向系统,固定导向穿刺针避开脑重要功能区和大血管走行区,选择距离病灶最近处颅骨钻孔,用相应操作器械针至靶点进行手术。

2、适应症

对某些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癫痫或慢性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尤其是具有明显行为障碍的颞叶癫痫患者,可行脑立体定位手术治疗。对于部分性癫痫,效果是最理想的。手术治疗也有可能增加手术所致神经系统后遗症(如偏瘫、失语、记忆力减退等)的机会,因此应稳妥谨慎选用。

其他治疗

对顽固性精神运动性发作、持续性意识朦胧状态、精神分裂症样癫痫性精神障碍和癫痫性情感障碍有自伤、自杀的危险等可使用电痉挛治疗或改良的电痉挛治疗。

疾病专区 更多»
慢性病

慢性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简称,是指一系列病情复杂、发作缓慢、影响深远、起因未明、久治不愈的综合性疾病。值得注意的是,在临床医学上有部分传染性疾病在侵...

出汗

出汗是恒温动物调节体温平衡的一种能力,也是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排出毒素的重要方法。排汗主要分为4种不同类型,温热性出汗、精神性发汗、味觉性出汗、运动性...

老年人疾病

老年人疾病在医学上的精准定义为老年病,也被称之为老年疾病。老年病是指由于年龄逐渐增长,人体逐渐衰老所产生的一系列具有自身特点的疾病,这些疾病必须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