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依据
1、病史:有表虚受风史、病后体虚史或有情志不舒、嗜食辛辣等病因存在。
2、症状表现:不因外界环境影响,昼日汗出溱溱,动则益甚。
相关检查
1、体格检查:主要包括望诊、闻诊、问诊以及切诊。需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等,听患者语调的高低、呼吸的强弱等,询问患者的饮食、二便等,为患者进行号脉等,以便全面诊察疾病。
2、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便常规检查、甲状腺功能测定等,有助于排除其他疾病。
3、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超声检查、CT检查等,能帮助明确病因及病情。
鉴别诊断
自汗一般需要与盗汗相鉴别。
盗汗是指在夜间睡觉的时候出汗,而且醒后汗止,多见于阴虚火旺的患者。因为阴虚就会产生内热,内热又会迫使津液外泄。盗汗也是属于虚汗的一种,是由于阴虚的原因导致。虚汗会分为自汗和盗汗,经常说的虚汗主要是气虚或阳虚引起。盗汗会在夜间比较明显;而虚汗会在白天不自觉的情况下出现,在劳累时症状会更加明显。自汗伴有阳气不足的表现,如面色苍白、肢冷、少气懒言、肢倦乏力、畏风寒、易感冒、舌质淡苔白、脉虚等。盗汗常伴有阴虚内热的表现,如面色潮红、咳嗽少痰、口干咽燥、心烦失眠、遗精、舌质瘦红、苔少、脉细数等。
观看语音自汗的患者既不是阴虚,也不是阳虚,而是属于气虚。气虚的患者多表现为自汗的症状,也就是表现为动辄汗出的症状,同时伴有乏力、气短等症状。这多见于久病体虚的患者,或者是大病痊愈的患者。所以自汗的患者可以益气治疗,比如服用玉屏风颗粒,大病的患者还可以服用黄芪扶正颗粒。
观看问答在出虚汗自汗的情况下,有气虚也有气阴两虚的情况存在。有很多人在出虚汗多的时候,会知道吃玉屏风散,玉屏风散应该止虚汗是不错的。它是通过健脾,益气固表的方式进行止汗的。有些人听说参麦饮也不错,能不能止虚汗。由于它的成分里面是人参、麦冬和五味子,尤其人参也是益气固表的。因此它也同样能够起到,益气固表止汗的作用。而且加五味子以后,五味子具有收敛止汗的作用。应该它止虚汗也是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在有虚汗、自汗过多的情况下,大家这两种中成药都是可以采用的。
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