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出现在头部,之后可向面部、耳后、腋窝、外阴部及腹股沟等处发展,加重病情。
开始是毛囊周围炎症性丘疹,随病情发展,丘疹融合成大小不等的黄红色斑片,边界清楚,上面附有油腻性鳞屑或结痂。
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由于瘙痒而搔抓,可以引起继发性感染。
患有该病的婴儿病情严重,可导致全身红斑,脱屑,严重者可有贫血、腹泻、呕吐、继发细菌感染。
头面部的皮损可影响患者的外观,产生消极的心理情绪。
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症状是脸部会出现红斑,并且会带有干性的脱屑或者油性的脱屑。平时在日常生活中脸上的油脂分泌也是比较旺盛的,整体上看起来皮肤都是比较油的,而且很多人都会出现脓包,有的比较大,有的稍微小一些,这种现象还容易反复。有脓包的患者千万不要用手经常触摸患处,容易造成感染。
观看问答头部有脂溢性皮炎,可能会导致头皮部位有瘙痒感、头皮屑明显增多,有极少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脱发症状。可以口服伊曲康唑、地氯雷他定片或者扑尔敏等药物治疗。洗发水可以更换为具有去屑、止痒功效的洗发水或者酮康唑洗剂。需要保持头皮部位的清洁卫生,避免头发过于油腻。但洗头的次数不要过于频繁,而且洗头发的水温不宜过高。近期应当做到早睡早起,避免过度熬夜。尽量少吃烧烤、火锅、海鲜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观看语音
脂溢性皮炎又称脂溢性湿疹,是发生在皮脂腺丰富部位的一种慢性丘疹鳞屑性炎症性皮肤病,是临床常见的比较难治的皮肤病。主要发病人群为成人和新生儿,好发于头皮、面部、躯干等皮脂腺丰富区。脂溢性皮炎常引起脱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脂溢性皮炎症状
1、常见症状
脂溢性皮炎初期可见毛囊周围炎症性丘疹,随着病情的发展,表现为界限比较清楚、略带黄色的暗红色斑片,其上覆盖油腻的鳞屑或痂皮,患者可感到瘙痒不适。皮损部位可出现在头皮、眉弓、鼻唇沟、面颊、耳后、上胸、肩胛间区、脐周、外阴和腹股沟等部位。脂溢性皮炎严重者出现全身多处皮损,后发展为红皮病。
2、其它症状
婴儿脂溢性皮炎常发生在出生后2~10周,头皮覆盖油腻的黄褐色鳞屑痂,基底潮红,可累及眉弓、鼻唇沟和耳后等部位。
脂溢性皮炎的治疗
1、外用药物
脂溢性皮炎的常用药物有糖皮质激素(不宜久用)、抗菌药、硫化硒洗剂。
2、内用药物
皮损面积大而炎症重的脂溢性皮炎患者可服用糖皮质激素;炎症较重的脂溢性皮炎患者可服用抗生素治疗;长期内服B族维生素。
观看文章脂溢性皮炎是皮肤科的诊断。很多人以为是吃油吃多导致,其实它是一种炎症性的皮肤病,表现为脸上有红斑、鳞屑,有瘙痒感。如果患者休息不好或者喝酒,受到刺激后症状会更明显。这种情况需要注意:1、尽可能少喝点酒;2、可以吃辣椒,但别吃太辣;3、洗脸的时候水不要太烫;4、有不舒服的时候可以凉毛巾敷一下,再找医生开点药物涂抹。5、可以涂激素软膏,包括地奈德或者是莫美松。如果经济好一点可以涂抹他克莫司、吡美莫司、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值得提醒的是,少数的患者看似是脂溢性皮炎,其实是银屑病。这些人往往在其它地方还有表现,包括指甲、头皮、耳朵部位有其它相应的改变。所以,如果怀疑是脂溢性皮炎,还是建议找医生看一下,再决定怎么处理比较好。
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