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小脑幕脑膜瘤的治疗目的是解除神经受压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以手术为主,对瘤体较小或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可采用放射治疗。放射治疗还适用于恶性脑膜瘤切除后、不能完全切除的良性脑膜瘤以及术后复发再手术困难者的治疗。
药物治疗
1、激素类药物
激素治疗对延缓肿瘤生长是否有效尚不能肯定,但对于复发的脑膜瘤不失为一个有希望的方法,尚待进一步研究。
2、降颅内压药物
缓解因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头晕、头痛、恶性呕吐、视乳头水肿等症状,常用药物有甘露醇、氢氯噻嗪等。
3、营养神经药物
此类药物具有增加脑血管流量、增强脑血管张力、改善脑代谢、营养神经、缓解意识障碍等作用,常用药物有维生素B1、维生素B12、腺苷钴胺。
手术治疗
患者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实施手术。为尽量在提高手术全切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死亡率,医生会根据肿瘤位置、大小、基地部面积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一般有三种方法:
1、幕上型
一般采用经一侧或双侧枕下小脑幕上手术入路。
2、幕下型
多采取经单侧或双侧小脑幕下小脑半球上的手术入路。
3、跨幕型
多采用枕部幕上下联合入路的开颅方式。
放射治疗
是指用放射线来治疗疾病,主要是恶性肿瘤,有时也可治疗良性病变,约50%-70%的肿瘤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放射治疗。对少数无法全切的恶性脑膜瘤以及因位置关系无法全切的良性脑膜瘤,需在手术后放疗,对延长复发时间是有效的。恶性脑膜瘤和血管外皮型脑膜瘤对放疗敏感,效果是肯定的,而一般良性肿瘤放疗是否有效仍有不同意见。放疗还适用于术后复发再手术困难者或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
其他治疗
1、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治疗小脑幕脑膜瘤有望获得成功。
2、患者术后遗留行走不稳的,可进行前庭平衡功能训练治疗,还可以配合中药、针灸促进康复;肢体运动障碍者可行神经电刺激治疗;言语功能障碍者可行言语功能训练。
临床上对于小脑幕脑膜瘤来说,一般建议应采取手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建议选择实施开颅手术,在显微镜下将小脑幕脑膜瘤进行有效切除,切除的越干净,越彻底,手术的治疗效果越好,将来复发的几率也就越小。脑膜瘤通常为良性肿瘤生长速度缓慢,体表光滑,通过手术,多数情况下能够做到完整切除。临床上对于大部分脑膜瘤来讲,术后较少出现复发,但建议在术后应留取少量肿瘤组织做病理检查,如果为恶性脑膜瘤的话,则需要接受放疗,化疗等相关的治疗。
观看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