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手术库
检查库
内科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肾内科 风湿免疫科 普内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心胸外科 乳腺外科 泌尿外科 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 肛肠外科 胃肠外科 骨外科 外伤科 整形烧伤科 普外科
男女老幼
妇产科 妇科 产科 男科 儿科 小儿科 新生儿科 生殖健康 整形美容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科 性病科
五官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科 成瘾医学科
肿瘤科 感染科 肝病科 急诊科 中医科 体检保健科 营养科 疼痛专科 非临床科室

大头瘟

您的位置: 首页 > 找疾病 > 中医内科 > 大头瘟 > 诊断
大头瘟的诊断

医生通常需要根据患者发热、头面红肿疼痛等的临床表现,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体温测量、血常规等相应的辅助检查则可诊断。同时需要需要与同样有头面部肿胀症状的痄腮、发颐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冬春季节。

2、初起症见憎寒发热、无汗、全身酸楚、咽痛口渴等肺卫表热证,同时,伴有明显肿毒征象,如头面焮赤肿痛,皮肤发硬,表面光滑,界限清楚。多由鼻旁、面颊肿起,向眼、耳、面部蔓延,甚至波及头皮,或出现水疮。伴有咽喉肿痛,但一般不会破溃糜烂。

3、病程中头面焮赤肿大特征突出,以气分肺胃热毒蒸迫为主要病机变化,深入营血者较少。

鉴别诊断

1、痄腮

两者均多见于冬春季节,都有头面部腮颈肿胀等症状,但可从发病年龄、肿胀部位肌肤色泽等方面比较,二者易于鉴别。痄腮多见于儿童,且以一侧或两侧腮肿为特征。其肿胀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的漫肿,与健康皮肤间没有明显界限,皮肤紧张而不红,伴有咀嚼疼痛、张口不利。后期可能因热毒从少阳内窜厥阴经脉而继发睾丸肿痛。

2、发颐

两病都有憎寒壮热、面颊红肿热痛等症状,但发病的经过、肿痛部位有别。大头瘟始发病即在头面部出现焮赤肿痛,或伴有咽喉疼痛;发颐则是由伤寒或温病余邪热毒聚于少阳、阳明经而发者,多继发于其他病之后。大头瘟风热时毒可循太阳、少阳、阳明三经上攻头面但以面颊、阳明经为重点;而发颐以少阳经为重点,常为单侧,初起颐颌处下颌角疼痛、肿如核桃、开口困难,成脓时疼痛加剧、红赤肿胀,可波及同侧耳前耳后及颊部,溃破后可从内颊部流出脓液,与大头瘟有别。

大头瘟的类型

1、邪犯肺卫

主要表现为头面轻度红肿、发热,热势不高,恶寒、无汗或少汗,伴有头痛、全身酸楚、眼睛红赤、咽喉痛、口渴等全身症状。

2、毒壅肺胃

主要表现为头面红肿疼痛,咽喉疼痛加剧,伴有高热、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

3、毒壅肺胃,邪结肠腑

主要表现为头面及两耳上下前后红肿疼痛、高热、呼吸气粗、烦躁口渴,伴有咽喉肿痛、眼睛红赤、大便秘结、小便色红而短等全身症状。

4、胃阴耗伤

主要表现为发热已退,头面红肿消失,伴有口渴想喝水,但不想吃饭,咽喉干燥、眼睛干涩等全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