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症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因空洞大小和累及脊髓的位置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主要表现有双上肢和胸背部痛温觉减退或缺失等感觉障碍;肌肉无力、肌萎缩、肌束颤动、肌肉张力下降等运动障碍;皮肤增厚、皮肤和手指苍白等皮肤营养性障碍。
典型症状
1、感觉障碍
大多数患者以感觉障碍为首发症状。最早症状常为病变处自发性疼痛,继而单侧或双侧的手部、臂部或一部分颈部、胸部的痛温觉丧失。
2、运动障碍
前角细胞受累出现相应节段支配区域肌无力、肌萎缩、肌束颤动、肌张力减低,颈膨大区空洞致双手肌肉明显萎缩,呈“鹰爪”样。
3、神经皮肤营养性障碍
皮肤营养障碍表现皮肤增厚、过度角化,皮肤及手指苍白。痛觉缺失区的表皮烫伤、外伤可造成顽固性溃疡及瘢痕形成,甚至指(趾)节末端无痛性坏死脱落,称为Morvan征。关节痛觉缺失可引起关节磨损、萎缩、畸形、关节肿大、活动度增加,运动时有明显骨摩擦音而无疼痛感,称为Charcot(夏科)关节,是本病特征之一。其他先天畸形如脊柱侧弯或后突畸形、隐性脊柱裂、颈枕区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颈肋和弓形足等常合并存在。
4、其他症状
(1)空洞累及延髓,三叉神经脊束核受损可出现面部痛温觉减退或缺失,呈洋葱皮样分布,由外侧向鼻唇部发展。
(2)面神经核受损可出现周围性面瘫。
(3)疑核受损可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延髓性麻痹症状。
(4)舌下神经核受损可出现伸舌偏向患侧,同侧舌肌萎缩及肌束颤动。
(5)前庭小脑传导束受损,可表现为眩晕、恶心、眼球震颤、平衡障碍及步态不稳。病情发展
晚期脊髓后索及脊髓丘脑侧束被累及,造成空洞水平以下各种传导束型感觉障碍。
并发症
晚期可有神经源性膀胱和小便失禁。
车祸有可能会导致脊髓空洞症的发生。因为车祸损伤到脊髓以后,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会导致脑积液循环的通路受阻,进而发展成为脊髓空洞的现象,还有一些是车祸引起的脊髓的损伤,脊髓里面有一些软化灶,这种情况下也有可能会导致脊髓空洞现象。轻微的脊髓空洞症症状并不是非常的显着可以临床观察,慢慢的病情就能够缓解改善严重的脊髓空洞症的患者会有一些相应的临床症状,比如会出现手脚肌力障碍,甚至出现截瘫的现象,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有些时候还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才能够缓解症状。
观看语音脊髓空洞中晚期时患者会出现精神上的变化以及四肢的变化。肌肉会变得萎缩,关节也会变得畸形或者肿胀。严重的时候,局部还会表现出瘫痪的症状,甚至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自理。在疾病的早期就要进行及时的预防和控制,防止病情发展的更加严重,耽误治疗的时间。
观看问答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脊髓损伤。脊髓空洞症的病因尚未清楚,其病理特征是脊髓中管状腔的形成和神经胶质的增生。脊髓空洞症经常发生在人体的颈部脊髓。当病变累及延髓叫做延髓空洞症。患有脊髓空洞症的患者需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避免造成不良的后果和后遗症。
颈椎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表现
颈椎脊髓空洞症的发病年龄为三十一到五十岁,儿童和老年人相对较为少见,并具有男性多于女性的特点。颈椎脊髓空洞症症状的程度与空洞的发展早晚有关。一般情况下,病程进展相对较为缓慢,早期症状主要呈节段性分布,首先影响人体的上肢。当空洞进一步发生扩大时,髓内灰质及其白质传导束也受累,腔下出现传导束功能的障碍。因此,早期颈椎脊髓空洞症的患者症状相对较为局限和轻微,晚期症状则表现为相对广泛甚至发生截瘫。
引起颈椎脊髓空洞症的原因
1、颈椎脊髓空洞症患者常伴有颈肋、脊柱裂、脊柱侧凸等先天性异常的症状。因此,患有先天性疾病的患者需要尽早进行治疗,避免导致相关的后遗症。
2、机械因素导致。由于先天因素导致人体的第四脑室出口受阻,脑脊液从第四脑室流入蛛网膜下腔受阻,脑脊液的脉动波向下冲击脊髓中央管,使中央管扩张并穿过中央管壁形成空腔。
观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