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生儿脐部组织发育异常,在腹内压增加的情况下,腹腔脏器或组织可通过薄弱部位即疝环(孔)突出于脐部形成脐疝。
基本病因
1、脐部组织发育不完全
新生儿脐带脱落后,局部瘢痕愈合,该处本就形成一个环状的薄弱区。当该区两侧腹直肌的肌肉和筋膜由于发育尚不完全,肌肉的前鞘和后鞘在脐部不能正常合拢、留有缺损。在脐的上部脐静脉的右侧与脐环之间最为软弱,一旦腹内压增高腹腔脏器或组织易从此薄弱点脱出。
2、腹内压增高
例如经常啼哭、便秘、包茎所致的排尿困难等。在发育相对缺陷的状态下,新生儿腹内压又增高,腹内的肠管、大网膜等内脏器官或组织就可通过薄弱的脐环,连同腹膜、腹壁皮肤一起向体表凸出,形成脐疝。
危险因素
1、早产;
2、低出生体重;
3、染色体异常,如21-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
4、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5、营养不良。
新生儿脐疝一般是发育有缺陷导致,或者是因为脐带脱落,脐带根部组织与其环粘连以及愈合不良导致。由于新生儿的肚脐没有很好的闭合,导致肠子的一部分从新生儿肚脐的部位鼓出来,从而形成脐疝。在新生儿脐疝的预防上,可以在平时给新生儿带个疝气带,从而有效避免脐疝的发生。尽量避免孩子使劲哭闹的情况,若是导致疝气复发,疝气不能自行回去,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新生儿得了脐疝怎么办
1、在新生儿得了脐疝之后,通常不需要做任何特殊处理,无需治疗。绝大多数的新生儿脐疝在两岁之前都可以自愈。
2、若是孩子超过两岁,脐疝还没有愈合,就要尽快去医院进行手术处理,通过手术的方式修补脐疝,还是可以治好的。
新生儿脐疝的症状表现
1、新生儿脐疝大多数是半球形或者圆柱形,肿块顶部可有一个小疤痕,属于脐带疤痕。
2、新生儿脐疝具有缩小性的特点,一般在新生儿哭闹、咳嗽或站立时,脐疝饱满、肿大,接触更牢固。
3、当新生儿安静或者在家长用手按压时,脐疝可缩小或者向腹腔回流,还伴有肠鸣音。
4、新生儿脐疝属于先天性疝,通常是脐带发育不全以及脐环未闭引起。
观看文章新生儿的脐疝是由于腹壁的脐孔,在发育过程中当中孔没有及时的闭合,没有及时闭合之后,就会有腹部的内容物,比如肠,通过脐疝孔了凸出来。在外观上看到脐部这里凸起一个东西,是需要进行长期的护理。最常用的就是用脐疝贴,保护在脐疝,压迫。也有一些家长条件不方便,可以用硬物、纸皮、硬币、纱布,把它绑起来,包起来,这样持续的压迫,让脐疝孔慢慢的发育。现在由于脐疝贴都是比较容易买得到,所以,如果出现脐疝,基本上可以用脐疝贴来进行持续的按压,数个月之后,根据每个宝宝不同,会自然闭合的。
观看视频新生儿疝气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可能是因为孩子身体尚未发育完全,也可能是因为局部组织有缺损或者是比较脆弱引起的疝气,比如孩子在打喷嚏或者是咳嗽哭闹的时候就会出现疝气,一般孩子不需要手术治疗,可以选择保守治疗,等孩子逐渐长大,情况会逐渐好转,平时要注意孩子的情绪,避免着急和焦躁不安。
观看问答在新生儿当中出现有脐疝的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新生儿或者三个月以内的小婴儿比较容易出现脐疝的表现,出现脐疝是具有一定的生理性的原因的。孩子比较小腹部的肌肉软组织功能都比较弱。腹腔内的肠管容易通过腹壁薄弱的环节突出体外,比较容易通过肚脐部位突出其外,而形成脐疝。另外,孩子比较小,比较容易哭闹,而且也比较容易出现使劲用力的表现,有的孩子大便不太通畅,会容易出现用力排便的情况。这些都有可能会导致腹腔的压力增加,导致出现脐疝的情况。
观看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