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弓蛔虫病可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可根据酶联免疫吸附试验、B超、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CT)、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眼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病理学检查,明确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排除视网膜母细胞瘤、其他原因导致的眼内炎和葡萄膜炎疾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家族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Coats病等相关疾病。
诊断依据
1、症状
大多数为累及单侧的无症状的眼内炎,典型表现为单侧视力下降,双侧性疾病非常罕见。
2、体征
三种典型眼底表现,包括周边部视网膜肉芽肿、玻璃体混浊和局限性黄斑肉芽肿。
3、辅助检查
(1)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按系统性弓蛔虫病血清诊断标准1∶32属于阳性;大于1∶8的血清抗体滴度结合弓蛔虫感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以支持眼弓蛔虫病诊断。
(2)眼内液体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可发现患者房水和玻璃体内抗体滴度高于血清抗体滴度。在血清抗体滴度阴性的患者可发现眼内液体ELISA滴度阳性。
(3)房水和玻璃体细胞学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加或弓蛔虫虫体残留物质,对诊断很有帮助。
鉴别诊断
1、视网膜母细胞瘤
是最容易与眼弓蛔虫病混淆的重要疾病。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患者比典型的眼弓蛔虫病的患者年龄要小。外生性视网膜细胞瘤表现为玻璃体透明,无炎症表现也没有膜形成;内生型表现为有较为浑浊的玻璃体改变,但几乎没有牵引性玻璃体视网膜改变,炎性睫状体膜和并发性白内障也少见。超声、CT检查和眼内液体的检查有助于鉴别。
2、其他原因导致的眼内炎和葡萄膜炎
多种内源性感染或外伤性眼内炎可与眼弓蛔虫病表现极其相似。典型的细菌性眼内炎表现为严重的急性炎症,而病变较温和的感染性眼内炎则难以与眼弓蛔虫病进行鉴别。实验室检查有助于鉴别。
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
两者都表现为周边视网膜白色团块,以及与之相关的从后极部延伸至炎症中心的视网膜皱襞。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常出生后不久便可被诊断,眼弓蛔虫病患者极少有极度早产史,且病变几乎总是单侧。病史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鉴别。
4、家族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本病通常表现为玻璃体视网膜牵引性改变,可形成由后极部视网膜延伸至周边视网膜团块的皱襞,周边视网膜团块通常与异常血管和渗出有关,没有弓蛔虫引起的周边炎性团块那么明显。通常为双眼病变且有明确的家族史。家族史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鉴别。
5、Coats病
与眼弓蛔虫病的发病年龄相似,也通常是单眼病变,但Coats病的玻璃体通常较透明,玻璃体内或视网膜前的增殖膜也很少见,实验室检查有助于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