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局部结膜充血、水肿,以及复视、眼球运动受限、眼球突出,常可触及包块,当病情严重时,还可伴随眼睑水肿。
典型症状
1、局部反复发作性炎症反应
局部结膜充血、水肿,严重者伴眼睑水肿,此种炎性反应多位于眼直肌附着处或走行部位,可触及炎性包块。经治疗后,炎症减轻或消退,经数天或数周后重新复发,复发次数为2~6次不等。
2、复视
由于囊虫内毒素的刺激,使受累眼外肌局部肿胀、功能减弱、眼球转动受限而出现复视症状。此种复视仅在向受累肌作用方向注视时出现,极少在第一眼位时表现眼位偏斜。
3、眼球运动受限
由于反复炎症引起受累眼外肌与周围组织粘连形成炎症包块,限制了眼外肌的收缩功能。
4、眼球突出
发生在眼球赤道部前的眼外直肌囊虫很少引起眼球突出,但在裂隙灯下可见到位于肌附着处的囊虫包块,有活动性。位于赤道部后的眼外肌囊虫易致眼球突出。这是因为此处的囊虫炎症反应,可波及相邻肌肉或眶内组织,导致组织肿胀或形成较大炎性包块,推挤眼球前突。
并发症
1、视网膜玻璃体囊虫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进展,绦虫可寄生于视网膜下腔,再穿透视网膜进入玻璃体,引起视网膜玻璃体囊虫。
2、脓性全眼球炎
本病可有局部反复发作性炎症反应,若未及时接受治疗,可能会引起脓性全眼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