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一般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关的眼科检查可以确诊。诊断时,需注意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病史。
鉴别诊断
1、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视神经受损的疾病,是由于眼压增高而引起视盘凹陷、视野缺损,最终可以导致失明的严重眼病。临床症状有突发性的视力下降、眼痛、眼胀、畏光、流泪等。通常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可以确诊。
2、葡萄膜炎
葡萄膜炎又称色素膜炎、血管膜炎,是指发生于葡萄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及玻璃体的炎症。葡萄膜炎多发生于青壮年,常反复发作,可引起一些严重并发症,是一类常见且重要的致盲性眼病。临床症状主要有视力下降,眼痛,眼红,畏光,流泪等。一般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相关的眼科检查可以做出诊断。
3、视网膜母细胞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起源于视网膜的婴幼儿最常见的眼球内原发恶性肿瘤,占小儿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由于绝大多数系婴幼儿患者,早期不被家长注意,往往肿瘤发展到眼底后极部,经瞳孔可见黄白色反光,如猫眼样(“黑猫眼”),或患眼因肿瘤位于后极部,视力低下,发生失用性斜视,甚至直到继发青光眼,因高眼压疼痛,患儿哭闹时被发现才就医。一般根据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可以诊断。
虹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临床过程,可以分为三期:
1、第一期
虹膜新生血管会首先出现在虹膜的进瞳孔缘及房角的某些区域,他们在虹膜表面呈细小、弯曲、不规则的红线,与正常的虹膜血管呈规则放射状排列不同。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后引起的第一期改变常是短暂的,发展迅速,仅持续数周或数月。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瞳孔区的新生血管可持续数年而无发展,也可无任何症状。
2、第二期
虹膜新生血管继续增加,使一些孤立的虹膜新生血管相互融合,直到整个虹膜表面的新生血管形成网状,此时即“虹膜红变”。在此期,虽然房角有新生血管,眼压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