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钝挫伤患者的损伤部位可为角膜虹膜睫状体、晶状体、玻璃体、脉络膜、视网膜、视神经等,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损伤部位和损伤严重程度有关,常可出现眼红、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者视力完全丧失。
典型症状
1、角膜挫伤
(1)角膜浅层擦伤:有眼红、疼痛、眼睑痉挛、畏光和流泪等角膜刺激症状,伴视力减退。
(2)角膜基质层损伤:刺激症状较少,角膜基质层水肿、增厚及混浊,后弹力层皱褶可呈局限性。
(3)角膜破裂:角巩膜缘较易发生,可见裂口、虹膜脱出或嵌顿,前房变浅或消失,瞳孔呈梨形。
2、虹膜睫状体挫伤
(1)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是挫伤引起的血管性改变,其表现和治疗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相同。多表现为眼部剧烈疼痛、畏光、流泪、视力明显下降等。
(2)虹膜损伤及瞳孔异常:虹膜瞳孔缘及瞳孔缘括约肌撕裂可造成不规则裂口,瞳孔不呈圆形。虹膜根部与睫状体相连处分离,出现虹膜根部离断,瞳孔呈"D"形。
(3)房角后退:钝挫伤的力量累及睫状体的前面,导致环状肌及放射状肌纤维与纵行肌纤维分离,环状肌、放射状肌纤维及虹膜根部均痉挛后退,前房角变宽,周边前房加深。
(4)前房积血:前房积血主要因为虹膜血管破裂而引起。血液沉积于前房下部,于其上缘形成血平面。可引起眼压升高(溶血性青光眼、血影细胞性青光眼)、角膜血染、虹膜前后粘连形成、白内障及相关病理改变。多能在1~5天内吸收完毕,如果出现血凝块,则吸收时间推迟。
3、晶状体挫伤
晶状体挫伤主要表现为晶状体混浊和脱位,脱位又可分为全脱位和半脱位。半脱位时可见前房深浅不一,出现虹膜震颤;有时瞳孔区内可见部分晶状体赤道部,有时可看到少量的玻璃体疝。
4、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积血由睫状体、视网膜或脉络膜的血管破裂引起,少量出血,开始局限,而后散开;出血量多时,可窥不见眼底,视力受到严重损害。
5、脉络膜破裂
脉络膜破裂可单一,或多发,多位于后极部及视盘周围,呈弧形,四面对向视盘。伤后早期,破裂处常为出血掩盖。出血吸收后,显露出黄白色瘢痕。如果黄斑部无挫伤,裂痕对中心视力影响很小;延伸到黄斑中心的破裂会严重影响视力。
6、视网膜震荡与挫伤
(1)视网膜震荡是指在挫伤后,后极部出现的一过性视网膜水肿,视网膜轻度灰白,视力下降;受打击部位传送的冲击波损伤外层视网膜,色素上皮受损,屏障功能破坏,细胞外水肿,影响视功能。
(2)视网膜挫伤钝挫伤后可发生严重的视网膜乳白色混浊,同时伴有眼底出血,水肿范围可较大,中心视力明显下降。伤后1~2周视网膜水肿吸收后,在损伤区出现永久性组织损伤,眼底可见脱色素或色素紊乱,中心视力不能恢复,为不可逆的损伤。
7、视网膜裂孔与脱离
外伤性黄斑裂孔,为全层裂孔,因局部挫伤坏死和玻璃体牵拉所致,可立即出现,或在水肿后,或脉络破裂视网膜下出血后,或玻璃体分离后。黄斑裂孔严重影响视力。
8、视神经撕脱
眼球受力极度旋转,向前移位、挤压使眼内压突然升高致筛板破裂、眶穿通伤使视神经向后牵拉,在这些情况下,视神经受到强力从巩膜管向后脱位,引起视神经撕脱。可见视盘处呈坑状凹陷,后部出血,挫伤样坏死。通常视力完全丧失。
9、眼球破裂
眼球破裂为严重钝挫伤所致。常见部位在眼球最薄弱的部位如角巩膜缘、直肌止端下的巩膜壁等。表现为前房及玻璃体积血,球结膜出血水肿,角膜可变形,眼球运动在破裂方向上受限,视力光感以下。
并发症
1、继发性青光眼
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或视物模糊、眼痛或眼胀痛,严重者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
2、白内障
主要症状是视力减退,看到东西发生重叠,眼前出现大小黑点或条索状影子,强光下、夜间车灯照射下视力正常但仍看不清,原有的老花减轻而近视增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