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口、鼻、咽干燥,咳嗽痰少等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同样有口鼻、咽喉干燥的温燥和恶寒、无汗出的风寒感冒等进行鉴别。
鉴别诊断
1、温燥
两者均为秋季感受燥邪而引起的外感病证。然而秋季气候有偏温偏凉的不同,若秋季久晴无雨,天气风热过盛或初秋高热,人感受温多,容易患温燥;而深秋既凉,则容易感凉燥。临床表现上两者均有邪袭卫表表现候,可见发热,恶寒,头身疼痛,咳嗽少痰等,但凉燥恶寒较重,持续的时间较长;温燥是以发热为主,而恶风寒却很轻,这是指发热时对外界的风寒稍有感受它比发热重恶寒轻之恶寒还要轻微,很快便随着汗出而消失。温燥时口干唇燥必伴有口渴欲饮,鼻中有燥热的感觉,咳嗽咳痰胶黏而稠;凉燥时虽有咽干唇燥表现,因内无邪热,故口中不明显、鼻中虽干燥却有鼻塞不通或流清涕,咳嗽咳痰多为清稀,化热后始变胶稠。二者均有口渴,在程度上温燥比较严重,甚至会出现烦渴。凉燥无汗,温燥者有汗而不多。二者皆有干燥、阴液不足的表现,但温燥伤阴液出现得早而严重。脉象之不同是显而易见。
2、风寒感冒
二者均有寒象,但风寒感冒的寒邪较重。病因方面凉燥感受的是凉燥之邪;风寒感冒是遭受到风寒之邪的侵袭。凉燥首先侵犯手太阴肺经,易伤津液;风寒感冒为风寒之邪遏抑足太阳之经脉、肌表。凉燥初起即出现伤阴表现,如咽干唇燥、皮肤干燥、舌苔少津等“燥胜则干”之象,呼吸道的症状明显;风寒感冒舌淡口和,苔薄白而润,肌表被邪所束,头身疼痛较明显。凉燥的病程较长,疾病初起即见伤阴,化热后伤阴更明显;风寒感冒的病程较短,且不致化热伤阴。
1、凉燥感冒
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塞、咽干唇燥,咳嗽无痰或咯吐稀痰、皮肤干燥;苔薄白欠润,脉浮。
2、凉燥咳嗽
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或咯吐少量稀白痰,口、鼻、咽干燥,皮肤干燥;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大便干,小便少;苔薄白干燥,脉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