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主要通过典型症状,结合体格检查、血气分析、X线检查作出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注意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大量羊水吸入、脑性过度换气等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典型症状患儿出生后很快出现呼吸急促(>60次/分),甚至达到100~120次/分,大多体温正常、吃奶佳、哭声响亮、反应好,但重者也可出现青紫、呻吟、拒乳及反应差等表现。
2、体格检查可见胸廓前后径增加呈“桶状胸”,听诊呼吸音减低,可闻及湿啰音,还可伴有心动过速,但血压一般正常。
3、血气分析轻症者pH、PaCO2,和BE,一般都在正常范围,重症者可有低氧血症、呼吸性和代谢性酸中毒。
4、X线检查以肺泡、肺间质、叶间胸膜积液为特征:①肺泡积液征:肺野呈斑片状、面纱样或云雾状阴影,重者出现类似RDS的毛玻璃样,甚至白肺的改变;②肺间质积液征:肺野可见网状条索影;③叶间胸膜积液征:呈毛发线样改变,多在右肺上叶与中叶之间,严重者可呈胸腔积液改变。此外,还可见肺野过度通气、肺门周围血管影增强及心影轻度增大等改变。
鉴别诊断
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所致,生后数小时出现进行性呼吸窘迫,多见于早产儿,近年来随着选择性剖宫产的增加,足月儿RDS发病率有不断上升趋势,其临床表现及X线征象有时与重度湿肺难以鉴别。足月儿RDS,起病稍迟,症状可能更重,且易并发PPHN,但使用PS(由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磷脂蛋白复合物)替代治疗后,呼吸困难及胸片均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此点更有助两者鉴别。
2、大量羊水吸入常有胎儿宫内窘迫或产时窒息史,症状轻重与羊水吸入量多少有关,呼吸急促大多在复苏后即发生,12-36小时达高峰。而湿肺大多数无窒息史,呼吸急促出现一般晚于羊水吸入者,且X线征象即动态观察也助于两者鉴别。
3、脑性过度换气常见于窒息或其他原因如先天性的代谢性疾病所致的脑水肿,患儿表现为呼吸急促,常伴有呼气性碱中毒,且胸片很少有异常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