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手术库
检查库
内科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肾内科 风湿免疫科 普内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心胸外科 乳腺外科 泌尿外科 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 肛肠外科 胃肠外科 骨外科 外伤科 整形烧伤科 普外科
男女老幼
妇产科 妇科 产科 男科 儿科 小儿科 新生儿科 生殖健康 整形美容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科 性病科
五官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科 成瘾医学科
肿瘤科 感染科 肝病科 急诊科 中医科 体检保健科 营养科 疼痛专科 非临床科室

疮疡

您的位置: 首页 > 找疾病 > 中医外科 > 疮疡 > 治疗
疮疡的治疗

治疗原则

较轻或范围较小的浅部疮疡,有时可仅用外治法;而疡科大症则需要内治、外治相结合。内治法的总则为消、托、补;外治法总则为消、腐、敛。

药物治疗

1、内治法

初期尚未成脓时,用消法使之消散;中期脓成不溃或脓出不畅,用托法以托毒外出,又分透托法和补托法;后期本质虚弱者,用补法以恢复正气,使疮疡早日愈合。多用解毒消肿类、清热消痤类等药物。

(1)解毒消肿类主要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等作用,主治热毒蕴结肌肤,或痰瘀互结所致的疮疡,或丹毒流注、瘰疬发背等。其处方以金银花、连翘、蒲公英、乳香等清热解毒、活血药为主。代表成药有连翘败毒丸、牛黄醒消丸、如意金黄散等。

(2)清热消痤类主要具有活血、清热、燥湿的作用,主治湿热瘀阻所致的颜面、胸背的粉刺疙瘩,皮肤红赤发热等。其处方以苦参、当归等清热燥湿、活血药为主。代表成药有当归苦参丸等。

2、外治法

(1)初期宜箍围消肿,阳证可选用金黄散(膏)、玉露散(膏)等,或用清热解毒消肿的新鲜草药捣烂外敷;阴证可选用回阳玉龙散(膏)、阳和解凝膏等;半阴半阳证选用冲和散(膏)。

(2)中期宜提脓祛腐,阳证用八二丹、九一丹提脓祛腐,阴证用七三丹、五五丹提脓祛腐;疮口脓水较多时,不论阳证、阴证均可应用中药溶液湿敷;疮口太小或成痿时,用白降丹、千金散药线腐蚀;疮面胬肉突出时用平胬丹。

(3)后期宜生肌敛口,腐脱脓尽用生肌散、八宝丹,并根据情况配合使用垫棉法或扩创法。

手术治疗

处于疮疡中期的患者,脓熟时宜切开排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