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疳的病因
本病的发生多与禀赋不足、饮食不节、疾病影响等因素相关。基本病机为脾胃受损,津液耗伤。病位在脾胃,可涉及五脏六腑、气血阴阳。
1、饮食不节
小儿脾胃运化功能发育未完善,若偏食肥腻性或过甜食物,或生冷水果,或乳食不节制,时饥时饱,或一味燥热性食补,或长期寒凉性滋润,都可以发生伤乳、伤食等。病因积累,伤胃、伤脾等病机转归,导致胃不受纳,脾失健运,发为乳食积滞,若反复发生,则积滞日久,耗伤脾气,形体日渐消瘦而转化成疳。
2、禀赋不足
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早产、多胎,或孕期久病、重症呕吐、饮食不进等同样可造成元气亏虚,脾胃功能薄弱,气血生化无源,也是容易形成疳证的常见原因。
3、疾病影响
由于小儿久吐久泻、反复外感、各种虫证,都可影响脾胃功能,导致气血亏虚,津液耗伤,而形成疳证。再加上不恰当的治疗,一味地清、解、消、导等亦可致脾胃受损而发生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