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手术库
检查库
内科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肾内科 风湿免疫科 普内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心胸外科 乳腺外科 泌尿外科 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 肛肠外科 胃肠外科 骨外科 外伤科 整形烧伤科 普外科
男女老幼
妇产科 妇科 产科 男科 儿科 小儿科 新生儿科 生殖健康 整形美容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科 性病科
五官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科 成瘾医学科
肿瘤科 感染科 肝病科 急诊科 中医科 体检保健科 营养科 疼痛专科 非临床科室

脾疳

您的位置: 首页 > 找疾病 > 中医内科 > 脾疳 > 诊断
脾疳的诊断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面色萎黄、形体消瘦、食欲不振、腹胀、大便不调等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同样有食欲不振等症状的厌食、积滞等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病史

可有喂养不当或病后饮食失调及长期消瘦史。

2、临床表现

(1)形体消瘦,体重比正常同年龄儿童平均值低15%以上,面色不华,毛发稀疏枯黄;严重者干枯羸瘦,体重可比正常平均值低40%以上。

(2)饮食异常、大便干稀不调,或脘腹胀满等明显脾胃功能失调症状。

(3)兼有精神萎靡不振,或好发脾气、烦躁易怒,或喜揉眉擦眼,或吮指磨牙等症。

3、检查

胃电图、便常规、血常规、胃蛋白酶原检测等,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

1、厌食与脾疳

厌食、脾疳均属于小儿常见脾胃病证,都是由于喂养不当,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所致。厌食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但患儿并无明显消瘦,且精神状态良好;脾疳主要表现为面黄肌瘦、能食善饥、心下痞硬胀满等,或伴有疲倦乏力、烦躁不安等症状。

2、积滞与脾疳

两者密切相关,若积滞积久不消,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影响水谷精微吸收,导致形体消瘦,可转化成脾疳。积滞病情比脾疳轻,以实证为主,临床以不思乳食、泛吐酸水、呕吐腐臭食物、大便酸臭、脘腹胀满为主要特征;脾疳以形体消瘦、能食善饥等为主要表现。

脾疳的类型

1、轻症

主要表现为形体略见消瘦,能食易饥,腹胀,大便时干时稀,伴有面色萎黄,睡眠不宁,精神欠佳,喜俯卧,舌质略淡,苔薄微腻,脉细有力,指纹淡。

2、重症

主要表现为形体明显消瘦,食欲减退,腹胀,甚则青筋暴露,大便干结或稀溏臭秽,伴有面色萎黄,毛发稀黄结穗,神情疲惫,肢体乏力,或嗜食异物,舌淡苔腻,脉沉细而滑,指纹紫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