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手术库
检查库
内科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肾内科 风湿免疫科 普内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心胸外科 乳腺外科 泌尿外科 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 肛肠外科 胃肠外科 骨外科 外伤科 整形烧伤科 普外科
男女老幼
妇产科 妇科 产科 男科 儿科 小儿科 新生儿科 生殖健康 整形美容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科 性病科
五官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科 成瘾医学科
肿瘤科 感染科 肝病科 急诊科 中医科 体检保健科 营养科 疼痛专科 非临床科室

热入血室

您的位置: 首页 > 找疾病 > 中医妇科 > 热入血室 > 治疗
热入血室的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以邪实为主,故治疗原则为“随其实而泻之”,少阳邪热证,治以和解少阳,清热凉血;瘀热里结证,治以通瘀泄热散结;心营邪热证,治以清营凉血,散瘀。

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1、少阳邪热

(1)若胸胁胀满严重的患者,可去人参、大枣,加用香附、枳壳。

(2)若出现下腹部胀满疼痛的患者,可加用当归、赤芍、川芎。

2、瘀热里结

(1)若经行不畅,气味臭秽的患者,可加用丹参、红藤、败酱草。

(2)若出现肢体抽搐,神志不清的患者,可加用羚羊角、钩藤、石决明。

3、心营邪热

(1)若出现吐血的患者,可加用白茅根、侧柏叶。

(2)若经血量多的患者,可加用贯众。

(3)若经血气味臭秽的患者,可加用红藤、败酱草。

(4)若出现高热、神昏的患者,可加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

药物治疗

1、少阳邪热

(1)方药:小柴胡汤加减。

(2)常用中药: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甘草、大枣、生地、丹皮。

2、瘀热里结

(1)方药:桃仁承气汤加减。

(2)常用中药:大黄、桃仁、细生地,丹皮、泽兰、莲子心、人中白、连翘。

3、心营邪热

(1)方药:清营汤加减。

(2)常用中药:玄参、生地、麦冬、黄连、竹叶心、当归、连翘、银花、丹参、水牛角。

其他治疗

1、针刺疗法

(1)热入血室,胸胁胀满、发狂胡言乱语的患者,可针刺期门,以泻邪热。

(2)若烦躁抽搐,神志不清的患者,可先针刺合谷透后溪,三阴交透绝骨,强刺激使之安静,再行用药。

2、灌肠疗法

如有盆腔炎的患者,可用清热解毒活血的中药煎煮,药液灌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