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本病重在培补脾肾肝,益气养血。固其本源则气血充盛,为治疗本病的根本方法。本病为疑难重症,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治疗时间较长,可将有效方剂制成丸、散、膏剂,除了辨证论治用药外,也可配合针灸、推拿、教育及功能训练等综合措施,方能取得一定疗效。
对症治疗
1、脾肾两虚
(1)手软明显的患者,可加用桂枝、桑枝、姜黄。
(2)头项软的患者,可加用巴戟天、菟丝子、枸杞子。
(3)足软明显的患者,可加用杜仲、五加皮、续断。
(4)口软吮吸无力的患者,可重用黄芪。
2、气血两虚
(1)智力迟钝明显的患者,可用谓元散以益气养血,开通心窍。
(2)胸闷,食欲不振,饮食减少的患者,可加用陈皮、郁金。
(3)血虚心悸的患者,可加用麦冬、五味子。
药物治疗
1、脾肾两虚
(1)方药:补肾地黄丸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2)常用中药:鹿茸、牛膝、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党参、白术。
2、气血两虚
(1)方药:八珍汤加减。
(2)常用中药: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当归、熟地、白芍、山药、牛膝。
其他治疗
1、灸法
灸法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温肾壮阳之功。可选肢体穴位及心俞、脾俞、肾俞等腧穴,采用温和灸,每1-2日1次。小儿皮肤薄嫩,应避免过度施灸,以免烫伤。
2、体针
可选用肩髑、曲池、外关、合谷、环跳、足三里、阳陵泉、承山、三阴交等肢体穴位交替使用,采用提插及捻转法,不留针,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3、耳针
可选心、肝、肾、胃、脑干、皮质下等,用短毫针,留针15-20分钟,并间歇捻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