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证以口、鼻、眼、耳、二阴(外生殖器、肛门、尿道口)等孔窍出血,或皮肤出现紫斑为主要特征。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分为鼻衄(鼻出血)、齿衄(齿龈出血)、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
典型症状
1、鼻衄(鼻出血)
(1)热邪犯肺证:鼻腔干燥,流血,口干咽燥,或兼体温高,怕风,头痛,咳嗽,痰少,舌质红,苔薄, 脉数。
(2)胃热炽盛证:鼻出血,或兼齿龈出血,血色鲜红,口渴,喜欢喝水,鼻子干,口干,口臭,烦躁,便秘,舌红,苔黄, 脉数。
(3)肝火上炎证:鼻出血,头痛,头晕,耳鸣,烦躁易怒,眼睛发红,口苦,舌红,脉弦数。
(4)气血亏虚证:鼻出血,或兼齿龈出血,精神差,乏力,面色苍白,头晕,耳鸣,心悸,睡眠差,舌质淡,脉细无力。
2、齿衄(齿龈出血)
(1)胃火炽盛证:齿龈出血,血色鲜红,齿龈红肿疼痛,头痛,口臭,舌红,苔黄,脉洪数。
(2)阴虚火旺证:齿龈出血,血色淡红,起病较缓,常因受热及过于劳累而诱发,牙齿活动,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3、咳血
(1)燥热伤肺证:喉痒咳嗽,痰中带血,口干,鼻燥,或有体温高,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脉数。
(2)肝火犯肺证:咳嗽呈阵发性,痰中带血或纯血鲜红,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3)阴虚肺热证:咳嗽痰少,痰中带血,或反复咳血,血色鲜红,口干咽燥,面红,每日某个特定时间自觉热感从面或胸蔓延至全身,盗汗,舌质红, 脉细数。
4、吐血
(1)胃热壅盛证:胃脘部、腹部胀闷,难以形容的不适感,严重时疼痛,吐血色红或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口臭,便秘,大便色黑,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肝血犯胃证:吐血色红或紫黯,口苦,胁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舌质红绛,脉弦数。
(3)气虚血溢证:反复吐血,时轻时重,血色暗淡,精神差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
5、便血
(1)肠道湿热证:便血色红,黏稠,大便不畅或不成形,或有腹痛,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2)气虚不摄证:便血色红或紫黯,食少,乏力,面色萎黄,心悸,失眠,舌质淡,脉细。
(3)脾胃虚寒证:便血紫黯,严重者呈黑色,腹部隐隐作痛,喜热饮,面无光泽,精神疲惫,不愿说话,大便不成形,舌质淡,脉细。
6、尿血
(1)下焦湿热证:小便深黄色伴灼热感,尿血鲜红,心烦口渴,面红,口疮,失眠多梦,舌质红,脉数。
(2)肾虚火旺证:小便量少色深且带血,头晕耳鸣,精神疲惫,面红,每日某个特定时间自觉热感从面或胸蔓延至全身,腰膝酸软,舌质红,脉细数。
(3)脾不统血证:尿血,兼齿龈出血、皮肤紫斑,吃得少,乏力,气短声低,面无光泽,舌质淡,脉细弱。
(4)肾气不固证:尿血,血色淡红,头晕耳鸣,精神差,腰膝酸痛,舌质淡,脉沉弱。
7、紫斑
(1)血热妄行证: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或伴有鼻衄、齿衄、便血、尿血,或有发热,口渴,便秘,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2)阴虚火旺证: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时有时无,常伴鼻衄、齿衄或月经过多,面红,心烦,口渴,五心烦热(自觉手足心热、心胸躁热),每日某个特定时间自觉热感从面或胸蔓延至全身,盗汗,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3)气不摄血证:肌肤反复出现紫斑,久病不愈,精神差,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萎黄,食欲差,舌质淡,脉细弱。
并发症
1、贫血长期慢性出血者可出现贫血。表现为头昏、耳鸣、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皮肤苍白。
2、低血容量性休克短时间内大量出血者可致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为心慌、头晕、乏力、出汗、尿少、呼吸加快、皮肤湿冷苍白、精神状态改变(淡漠、嗜睡或躁动)甚至晕厥等症状。
3、窒息大量吐血有时可因血块堵塞气管而引起窒息。表现为突然出现的胸闷、神情紧张、烦躁不安、自觉无法进行呼吸,或用力呼吸而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凹陷(三凹征),并迅速出现意识障碍。
淤血症主要表现为皮肤暗淡无光,嘴巴和指甲青紫,眼眶周围比较黑。女人得了淤血症一般月经都会提前或者延后,经学乌黑有血块,大部分都伴有痛经的情况。得了淤血症之后要尽快去正规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在饮食上应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要吃寒凉的食物。
观看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