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01.yilianmeiti.com/project/diseasesymptom/2024/01/19/17/ada3d0228d01000064ecbc104c9f0d00.jpg)
- 什么是热痉挛?
-
热痉挛是指在高气温、强热辐射或太阳辐射的环境中,再加重体力劳动,机体由于大量出汗而损失氯、钠、钾等离子而引起以肌肉痉挛为主的疾病。该病的临床特点为四肢肌群、膈肌和腹肌等发生对称性、强直性痉挛的症状。发病前大量出汗、口渴、尿少、肌肉酸痛、四肢无力,以后出现肌肉痉挛。
- 热痉挛的病因 «查看更多
-
热痉挛主要是由于高温环境下出汗过多,导致大量水和钠盐丢失,大量饮水而盐分补充不足,会导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显著下降,从而引起肌肉痉挛及疼痛。基本病因高温环境中,人的散热方式主要依赖出汗。通常一个工作日最高...
- 热痉挛的症状 «查看更多
-
热痉挛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下强体力劳动并大量出汗后,补充大量不含盐的液体有关,常见临床表现包括肌肉痉挛和疼痛等。典型症状1、早期可有头昏、头痛、多汗、口渴、疲乏、心慌、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2、...
- 热痉挛的治疗 «查看更多
-
治疗原则热痉挛需要进行及时处理,主要方法包括补充丢失的盐和水分、缓解痉挛的症状,同时积极采取降温措施。如果患者痉挛剧烈、意识丧失,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期治疗1、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或...
发生热痉挛是严重的中暑,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容易出现虚脱,甚至可以出现休克的现象,危及到生命。发病的时候需要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进行降温处理,可以通过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同时应积极补充糖分和盐分,避免电解质紊乱。出现热痉挛的时候,在饮食方面建议应清淡饮食为主,多吃新鲜的蔬菜和瓜果。当患者的身体恢复到正常以后,可以正常饮食。
观看语音
中暑就是医学上所说的热衰竭和热痉挛。这两种病的区别都是由高温下的大量水分损失和电解质损失引起的。最大的区别是热痉挛是由于病人身体内的盐含量的损失大于题内水分的损失,而热衰竭损失是水分和盐分共同损失引起的。病人的体温基本正常。热衰竭的病人由于循环的血液量减少,导致血压降低。产生休克,体温基本正常或略微升高。
一、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的区别
热衰竭和热痉挛都是由高温下的大量水分损失和电解质损失引起的。最大的区别是热痉挛是由于病人身体内的盐含量的损失大于题内水分的损失,而热衰竭损失是水分和盐分共同损失引起的。病人的体温基本正常。热衰竭的病人由于循环的血液量减少,导致血压降低。产生休克,体温基本正常或略微升高。
二、中暑的原因
1、环境温度过高,人体可以从外部环境中获取热量。
2、增加产热量,重体力劳动,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和某些药物的应用,使人体内增加产热量。
3、散热受助,如湿度,肥胖,穿的衣服透气不良或空气不流通等。
4、汗腺功能障碍,人体主要通过皮肤汗腺散发体内的热量,系统性硬化,广泛的皮肤疤痕或先天性无汗,抗胆碱药或滥用药物可抑制出汗。这些因素可以触发并引起中暑。
观看文章热痉挛一般都是发生在室外,炎热的天气或者是不通风,密室密闭的条件下身体容易中暑,这种疾病的患者,一般会出现出汗和口渴,头晕无力以及体温升高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现象,如果症状得不到控制,会发展成为严重的中暑,患者就会出现恶心,呕吐,脱水休克,并伴有意识障碍。
观看问答-
-
小儿热痉挛的主要症状如下: 1、单纯型热痉挛,会出现突发的意识障碍、双眼上翻、口唇发紫、呼吸急促、头偏向一侧、四肢强直阵挛等症状。... 详细»
- 热痉挛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
热痉挛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由于大量出汗,身体会大量丢失水分和电解质,特别是钠和钾。这就导致了体内电解质的失衡,使得肌肉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差异过大,从而影响了肌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