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发热主要是因久病体虚、饮食劳倦、情志失调及外伤出血等,使得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而引起。其病机较复杂,可由一种也可由多种病因同时引起发热。
1、久病体虚
由于先天体质虚弱或患有某些慢性疾病而失于调理,以致机体的气血阴阳亏虚,阴阳失衡而引起发热。
2、饮食劳倦
由于暴饮暴食、偏嗜某类食物或过于劳累等,可使脾胃受损,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失调,使得摄入的饮食水谷只能少量转化或无法转化为机体所需的精气,造成能量入不敷出,出现中气不足、阴液耗伤过多而致内生火热或因脾虚不能化生阴血,最终引起发热。此外,若脾胃受损,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失调,不能及时被消化的食物积于体内而化生为痰湿,日久则会化热,进而引起湿郁发热。
3、情志失调
(1)长期的情绪低沉抑郁,使得肝气郁而化火,导致气郁发热。
(2)恼怒过度则会使肝火内盛,积聚于体内而导致气郁发热。
(3)情志失调也可导致瘀血发热,当气机郁滞日久不愈,则会影响到血液的正常运行,使得血行瘀滞而导致血瘀发热。
4、外伤出血
(1)在外伤以及出血等情况下,会形成瘀血而阻滞经络,使得气血被瘀结而不能通畅运行,因而引起瘀血发热。
(2)外伤、其他原因导致的出血过多或长期慢性失血,会使得体内阴血不足,不能收敛平衡阳气,而造成阳气散发出现热象,引起血虚发热。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起因的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发热。内伤发热与一般发热相比,内伤发热起病较缓,发热时间较长,热势有的轻有的重。临床主要表现为低热,但有时有的患者表现为高热,五心烦热(手心脚心发热和心里烦躁,但是体温并不升高)。内伤发热常伴有头晕、疲乏、自汗盗汗、脉弱无力等虚弱的表现。那么,内伤发热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从根本上来说,内伤发热的病机大体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个就是虚,一个是湿。湿所造成的内伤发热是因为气血湿的聚集。虚所造成的内伤发热是因为中气不足,不能推动血液运行,血虚失于濡养,或者肾阴精亏虚,导致阴不能制约阳气,出现的内热。
阳气具有温煦的作用,如果阳气过于亢盛,则会表现为发热。或者是久病阴虚,阴不能制约阳气,出现内热。如五志中的怒气会伤肝,会导致肝阳上亢和肝气不畅,肝阳上亢往往会出现面红耳赤的现象,肝气不畅,则全身气机不畅,气血运行容易积聚,从而造成脏腑功能失调。
内伤发热起病较缓,一般病程较长并且容易反复发作。而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所致,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外邪去除则发热消退。临床上注意鉴别,要根据病因,对症治疗。阴虚发热者要益气补中,滋阴补阳;血虚发热要清热,活血,解郁;气虚发热的要补中益气等。
观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