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根据患者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眼部疼痛、眶周痛、复视、眼球突出、头痛、发热等;再结合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等化脓性感染与其他硬脑膜窦感染扩散或全身性感染病史,以及MRI、MRV、DSA、脑脊液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还需注意排查患者是否存在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脊索瘤、疼痛性眼肌麻痹等疾病。
鉴别诊断
1、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颈内动脉海绵窦部与静脉性海绵窦之间的直接交通,是最常见的外伤性动静脉瘘,可发生于闭合性头外伤或颅底骨折后。临床表现为搏动性突眼、眼肌麻痹和结膜充血,查体可闻及眶部血管杂音,指压颈动脉时突眼可减轻。头部MRI检查、颈动脉血管造影有助于确诊。
2、脊索瘤
脊索瘤通常为良性,生长缓慢,但也有侵袭性类型,易侵蚀颅底和海绵窦,常见动眼神经麻痹,其次为第Ⅵ、Ⅶ、Ⅷ对脑神经麻痹;MRI检查T2WI常见肿瘤为高信号,可轻微强化,常伴有钙化。
3、疼痛性眼肌麻痹(Tolosa-Hunt综合征)
疼痛性眼肌麻痹是影响海绵窦的特发性肉芽肿性炎症,主要表现为眼肌麻痹、复视,伴眼球后疼痛,使用泼尼松等皮质类固醇的治疗效果较好。
1、感染性血栓
感染性血栓是指由于感染导致的血栓,也称为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常于挖鼻、局部感染后出现鼻疖、唇疖症状,眶部、鼻窦、以及全身性感染等症状也会引发感染扩散。若患者合并糖尿病、身体久病过于虚弱、抵抗力降低等情况下,更容易引发感染。
2、非感染性血栓
非感染性血栓通常是因为高凝状态、血流缓慢、外伤、肿瘤浸润以及动静脉畸形等情况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