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海绵窦血栓具有潜在的致死风险性,因而要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早期可应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必要时可配合抗凝治疗,但需严格监测病情,避免颅内出血的发生。
对症治疗
1、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者,可应用脱水和降颅压治疗,还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
2、发热者可选择物理降温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物。
3、恢复期可应用神经营养药,促使受累的脑神经尽可能的恢复功能。
一般治疗
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如静脉输入白蛋白、氨基酸、脂肪乳及维生素等,必要时可输入新鲜血。
药物治疗
1、抗感染治疗
引起海绵窦血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和厌氧菌,少数患者还可由真菌感染引起。因而治疗时,需进行血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有针对性地经静脉给予足量、有效的广谱抗生素。如萘夫西林钠、甲硝唑、头孢曲松钠或头孢噻肟等。对于有青霉素高度耐药的患者可选用万古霉素。抗生素的应用疗程可依据患者的临床反应及神经影像学动态变化而定,一般不少于4周。
2、激素
主要是利用激素的抗炎作用,提高机体对炎症的稳定性,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和减少炎症部位的粘连。但激素的应用必须在足量、有效抗生素应用的基础上。
3、抗凝治疗
研究发现,早期应用抗凝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和改善患者的预后,常用药物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但其存在引起颅内出血的可能,故应谨慎使用。用药前需对患者进行严格筛选,存在外伤、脑出血、消化性溃疡、严重肝肾疾病者不适合该疗法。此外,用药期间还应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凝血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4、溶栓治疗
可应用尿激酶和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但尚无证据表明其治疗优于抗凝治疗,可以作为抗凝治疗后仍继续恶化的选择。
手术治疗
外科引流:对于存在原发病灶者,如鼻窦炎、牙齿感染,或并发的颅内脓肿、硬膜下积脓等,可进行外科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