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抗核抗体以及相关的一些其他抗体,称之为抗核抗体谱,主要的目的是用来筛查各种自身免疫性的疾病、风湿性的疾病的一大特点。患者血液当中自身抗体的出现,而且以抗核抗体为主,它的靶抗原是核酸、组蛋白、非组蛋白、磷脂以及各种蛋白酶等等多种物质,除了细胞核之外,也在细胞质和细胞器当中存在。所以现在对抗核抗体靶抗原的理解,已经从传统的细胞核扩大到整个细胞,构成了抗核抗体谱。根据抗原分子的理化特性和分布部位,将抗核抗体谱分成了抗DNA、抗组蛋白、抗非组蛋白、抗核仁抗体以及抗其他细胞成分的抗体5大类。抗体阳性的强度以滴度来表示,滴度越高,与自身免疫病的相关性也就越大。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存在两种稀释滴度系统:1.倍比稀释滴度系统,分别是1:80、1:160、1:320、1:640和1:1280等。... 详情»
抗核抗体检测的意义是看患者是否患有结缔组织病。结缔组织病是一个大的概念,其中包括很多疾病,比如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都是属于结缔组织病的范畴。如果患者出现抗核抗体的阳性,还要进一步筛查抗ENA谱。因为抗ENA谱可以帮助进一步筛查,患者是属于结缔组织病中具体的哪种病名,不同病名治疗上面又有所侧重和不同。
观看语音抗核抗体检查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检查,如果这种检查呈阳性的话,说明患者有自身免疫性的疾病,比如风湿性疾病,或者是干燥性皮炎以及红斑狼疮等,但是抗核抗体阳性也并不会影响怀孕,所以平时建议患者要合理饮食,均衡营养,而且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过度的紧张。
观看问答
抗核抗体全称为抗核酸抗原抗体,是一组将自身真核细胞的各类成分,如脱氧核糖核蛋白(DNP)、DNA、可提取的核抗原(ENA)和RNA等当作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能与所有动物的细胞核相互作用而发生反应,主要存在于动物血清中,同时也可以存在于胸水、关节滑膜液和尿液中。抗核抗体的出现往往预示着外来病原体的入侵,可用于由于“异己”物质的入侵而引起的疾病的检查与诊断。那么,抗核抗体可以用来检查什么疾病?
一、用于检查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往往是由于自身机体的免疫功能异常而引起的弥漫性、全身性疾病。而其发病后,机体自身的抗核抗体的含量水平会明显增高,因而可用于检查该疾病。
二、用于检查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其发病也是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发生障碍所引起的;因而其发病时,机体的抗核抗体会明显增加,也可以作为该疾病的诊断指标。
三、用于检查硬皮病
该疾病的病因与遗传以及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往往是由于机体发生错误的免疫应答引起身体组织的损伤。由于发生免疫应答的同时会使机体的抗核抗体的含量增加,因而可以用该指标来诊断该疾病。
四、用于检查类风湿关节炎
其发病往往可能是因为关节处由于细菌后其他病原体的感染,使得关节处出现免疫应答而引起炎症反应。由于其会对自身细胞进行损害,因而会出现较高含量的抗核抗体。也正是因为在发病时该物质的异常升高,使得抗核抗体可以作为诊断该疾病的指标之一。
五、用于检查干燥综合征
该疾病属于一种慢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与以上疾病一样,当其发病时会引起抗核抗体的含量增加,因而可以用该指标继续诊断。
六、用于检查药物性狼疮
由于某种药物诱发引起的疾病,其会使机体血中带有抗核抗体,因而可以用于检查药物性狼疮这一疾病。
每一种疾病的发生都可能会带来机体某一物质水平发生改变,从而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因而像对抗核抗体等自身所含有物质的含量水平进行研究,能够很好地对一些疾病的发生做出准确的诊断,有利于提高医疗的安全性,减少误诊现象,从而维护病人的生命健康。
观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