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致病因素:主要经血液传播(如共用针头、器官移植、输血)等、性传播、母婴传播等途径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后发病,潜伏期在1~6个月左右。传染源主要以慢性HCV感染者和丙型肝炎患者为主。
2.发病机制:
1)急性期时HCV感染人体后引发病毒血症。在病毒杀伤作用下,直接杀伤肝细胞使宿主免疫功能失效,HCV攻击自身免疫系统,病毒并且激活杀伤细胞,导致细胞凋亡。
2)慢性期时由于病毒发生变异,致使反复感染肝细胞,导致免疫力持续低下,造成病毒持续感染。
丙肝病毒抗体阳性代表两种情况:1、之前有过病毒感染,但是机体已经将病毒清除。但是进行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可以不用治疗。2、目前身体正处于丙肝病毒的感染状态,如果进行丙肝病毒的检测,则会发现丙肝病毒RNA阳性。对于目前存在丙肝病毒的感染还要检测肝功能情况。如果肝功有异常,目前有丙型肝炎。则需要进行积极治疗干预,可以使用抗丙肝病毒的专用药物进行治疗。
观看语音
丙型肝炎,简称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输血、针灸和药物滥用传播。据估计,有1.8亿人感染丙型肝炎,每年新增约3.5万例丙型肝炎病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疾病的根本原因,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如酒精、疲劳、长期使用肝脏等有毒药物,可促进疾病的发展。
一、丙肝的病因
1、输血和血液制品的传播:一旦成为传播的主要途径,随着筛选方法的改进,这种传播方式得到了明确的控制,但不能筛选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抗丙型肝炎病毒阴性供体。
2、针器官移植的血液透析传播:80%以上的静脉吸毒者是抗~HCV阳性的血液透析患者和骨髓移植患者,且风险较高。
3、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传播:约40%的散发性丙型肝炎患者无输血和注射血液制品史,称为社区获得性传播,其中大部分是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传播。
二、丙型肝炎的注意事项
1、注意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2、提高心理素质,正确认识疾病,不惊慌,不恐惧,要有信心和耐心。
3、减少或避免使用对肝脏有害的药物,以及接触杀虫剂等有毒化学品。
观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