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性诊断。
1.病史:患者可能存在既往肾脏疾病史,或存在感染病毒、服用肾毒性药物等危险因素。
2.症状:患者出现眼睑、脚裸、四肢的水肿,体重上升,血尿或尿中泡沫增多。
3.实验室检查:
1)血生化检查:血浆白蛋白<30g/L,血脂检测显示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考虑肾病综合征;检测尿素氮、肌酐等指标可了解肾脏功能损伤程度。
2)尿常规:取中段尿检测尿液蛋白量及尿沉渣镜检,镜下可见血尿。
3)24小时尿蛋白质定量:含量>3.5g/d,可作为诊断肾病综合征的标准之一。
4)病理学检查:肾穿刺活检可明确肾病综合征的具体病因。
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症患病群体多发于儿童,患有肾病综合征患者身上比较明显的特征是他们的肾脏相关膜的通透性会有所改变,这就导致他们尿液通常会出现蛋白尿现象,甚至身体会出现水肿等症状。
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炎都是肾小球的疾病,这都是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的损害,从而导致血液中红细胞和白蛋白漏入尿液。不过,前者的定义为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克,而后者的蛋白尿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慢性肾炎的全称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患病群体通常比较广泛,患病原因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通常来说,患慢性肾炎的群体会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现象。
总的来说,就是人体的肾脏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衰退。虽然衰退过程是非常缓慢的,但是最终患者的肾脏会发展成肾小球病。既然肾病综合症患者和慢性肾炎都会出现蛋白尿、水肿等现象,两者之间会不会存在区别呢?两者存在的区别是什么呢?
肾病综合症顾名思义就是患者身体出现了很多的肾病问题,也就是说通常会存在很多种类型的肾病炎症一起发生。因此,在肾病综合症的治疗过程较慢性肾炎相对复杂困难,治疗费用也相对高。因为医生既要治疗原发疾病,又要控制并发病的发生。而慢性肾炎就是纯粹患者肾脏出现了炎症,没有别的症状,治疗过程肯定就比较省心,费用也会比较低。
在平时的生活中,患者们应当要自觉不吃或者是少吃高脂的食物,对于慢性肾炎患者而言,其可能会出现有高血压和贫血的症状,而脂肪的摄入对于高血压和贫血的发病而言是较为不利的因素,因而慢性肾炎病人此时不应当要过多食用。
除此之外,还应当要自觉限制植物蛋白质的摄入,对于蛋白质的摄入量,此时应当要结合患者肾功能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病人有出现少尿、水肿和氮质滞留等情况时,为了进一步减轻肾脏的负担,此时患者们就应当要自觉避免非蛋白氮在体内的积存。
慢性肾炎没有得到患者及时的重视和及时的治疗很有可能会发展成肾病综合症,因此只要是身体出现了问题就应该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发展地更加严重。
指导专家:周琪,主治医生,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肾内科。
公立三甲医院工作十年,擅长肾小球疾病、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血液净化。
观看文章肾病综合征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水肿表现得特别明显,所以我们有一个简单一点的方法,去归纳它的临床表现就是三高一低。第一个高就是高度水肿。各个人他会因为个体差异,他的水肿表现的程度会不太一样,有的人可能就没有那么肿。但是因为总体来讲,肾病综合征它的水肿是在所有的肾病里面表现的最明显的,所以第一个高就是高度水肿。第二个高就是高度的蛋白尿,就是他的尿蛋白量非常大。如果做尿常规检测的话,一般是三个+以上的蛋白尿,如果做定量的话它是大于3.5克的,这是第二个高,高度蛋白尿。第三个高就是高脂血症,血脂也会非常的高,这也是肾病综合征的一个表现,这是三高。还有一个低,就是低蛋白血症。低的原因是因为尿蛋白特别的多,所以他把血里面的蛋白都从尿液里面排出去了,所以出现了血浆白蛋白的水平特别的低。所以我们总结起来就叫三高一低,这个就是肾病综合征的典型的临床表现。
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