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是一种不随意的、突然发生的、快速的、反复出现的、无明显目的的、非节律性的运动或发声。抽动不可克制,但在短时间内可受意志控制。所有形式的抽动都可因疲劳、兴奋、应激、焦虑、感冒发热而加重,都可因放松、全身心投入某事而减轻,睡眠时消失。
一、抽动症儿童机能方面
大多数小儿抽动症的颈椎、脊椎处的肌肉及神经发育较松弛或迟缓。为了促进小儿抽动症在这一部位的发育,小儿抽动症的护理可对孩子作专门训练。
二、抗抽动药物治疗原则如下:
1、首选药物。对于轻或中等程度的抽动障碍患者,首选新型抗精神病药、可乐定和硫必利等,对重症患者首选氟哌啶醇和匹莫齐特等。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缓慢调整药量至疗效最佳而不良反应最小为止。
2、联合用药。当使用单一药物仅部分症状获得改善,或抽动障碍伴有相关行为障碍时,可考虑联合用药。对重症患者单一用药往往疗效不佳,只有采用联合用药才能有效控制症状。
3、维持治疗。目的在于巩固疗效和减少复发。维持治疗时间一般在6个月~2年,或更长时间,停药过早易导致症状复发。维持治疗量是以达到保持病情稳定的最低有效量为原则,一般为常规治疗量的1/2~2/3。
三、抽动症儿童饮食方面
1、小儿抽动症的护理在饮食方面,禁食味精,少食饮料、酸奶、糖、膨化食品。
2、易食鸡蛋、牛奶、土豆等类食品。
观看文章推拿可对小儿抽动症的治疗起到辅助作用,但效果不大。小儿抽动症的治疗方法有3个:1、西药治疗:主要是以控制病症发展为主,通过使用神经阻滞剂,来阻滞多巴胺受体,达到控制抽搐的目的,但西药治疗容易引起锥体外系的异常反应,造成患儿动作迟缓,增加了肌肉张力,导致无法开口,还有严重的双眼发直、不自主的运动等副作用;2、中医治疗:中医认为小儿抽动是由于肝、脾、肾等人体脏器的功能发生失调引起的,其主要原因在于是肝功能的失调,造成风、火、痰、湿等代谢异常,在体内出现积聚导致该病,所以治疗关键就在于合理恢复肝、脾、肾等脏器的正常功能,调理人体的风、火、痰、湿;3、针灸治疗:针灸也可以治疗小儿抽动症,但对于针灸有恐惧的患儿要慎用,以免造成病症没能减轻反而加重现象的发生。若患儿病症较为严重,针灸治疗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必须结合相应的中药,才可以控制病情,治疗该病。
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