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瘤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初步诊断,结合穿刺涂片检查及局部彩超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粉瘤属于汗腺堵塞而导致的疾病,常伴有感染。脂肪瘤是由于脂肪细胞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常常没有感染现象。两个肿瘤治疗方式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粉瘤若考虑有感染的,应该病情积极的抗感染治疗,而脂肪瘤属于清洁切口,不需要术后的抗感染治疗。两个疾病都属于良性肿瘤,进行积极的临床干预,都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所以,患者不要过于担心。治疗结束以后,要注意评估患者是否有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出现。
观看语音
粉瘤就是皮脂腺囊肿,是一种真皮内含有角质的囊肿,主要由于胚胎异位或皮肤损伤引起的真皮内表皮细胞增生、角质物局限性聚集。要判断是不是粉瘤,可以通过粉瘤的症状来进行基本判断,也可以去医院进行检查。
粉瘤的判别方法
1、粉瘤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但多发于面部和躯干上部,呈圆顶形凸起的皮肤肿物,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大小,中等硬度,可移动。粉瘤可以单发或数个出现,囊肿表明皮肤光滑,皮肤为正常色或淡褐色。粉瘤会逐渐增大,若继发细菌感染,患者可出现红肿、波动感、化脓、疼痛及触痛。
2、若通过症状判断可能是出现粉瘤,可去医院进行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以及结节大小、数目、颜色、外形、边界及表面情况等特征来进行初步判断,在看患者的囊肿有无破溃、有无红肿、是否有脓性分泌物、是否有压痛。
3、要明确诊断,需进行病理切片检查。医生会切取囊肿组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这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式。
粉瘤与脂肪瘤、神经纤维瘤、多发性脂囊瘤的症状相似,患者自身有时候难以进行判断。若确诊为粉瘤,无症状者一般无需进行特殊治疗,若是囊肿较大或增长迅速,一般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观看文章粉瘤是一个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所引起的一个潴留性的囊肿。它的一个病变的基础就是皮脂腺导管的异常角化,在临床上很少会见到,这种皮质腺导管的异常角化自行缓解的情况。如果出现了缓解,粉瘤就会自己自行的消退,在临床上也是可以看到的,只是这种发生的概率相对较少。而大部分的粉瘤,是需要通过手术的切除的方式,把整个粉瘤从皮下完整的剥离出来。如果要是说多发性的皮下的皮脂腺导管的堵塞,我们在临床上一般又诊断为脂囊瘤,可以考虑尝试使用一些药物来抑制这种异常的角化。这些药物,比如维A酸类的药物,这些药物通过口服能够抑制异常的角化。但是,如果形成的角化,通过口服药物,是非常困难,把它溶解掉的。
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