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依据
根据病毒性结膜炎的症状表现,是否接触过病毒性结膜炎患者,以及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增多,病理检查分离出病毒等可明确诊断。
相关检查
1、体格检查:主要是对患者进行视力检查,观察患者的眼睑、结膜、角膜是否有滤泡、水肿、溃疡等,观察眼底是否有异常改变,视力是否受损等。
2、实验室检查:进行结膜囊分泌物细胞学检查,如白细胞以及淋巴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等,可考虑是病毒性结膜炎。
3、病理检查:需要把眼部分泌物制作涂片,进行病原体培养、分离和鉴定,可确定致病病原体的类型。
按病程通常可分为急性病毒性结膜炎与慢性病毒性结膜炎。
我们知道结膜炎是眼科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而这种疾病又分为很多的类型,有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如果想区分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往往需要取结膜囊的分泌物做化验,看看具体是什么感染导致的。细菌性结膜炎的分泌物往往是黄脓色的,而病毒性结膜炎的分泌物往往是水性的,细菌性的结膜炎出现之后往往会有眼睑结膜明显的充血水肿,而病毒性结膜炎这种症状并不是非常的明显,只有病毒感染非常严重的时候才会出现明显的充血水肿,还有可能会形成假膜。
观看语音
结膜炎是一种眼科疾病,患者常出现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等表现。在临床上,大部分结膜炎患者的患眼会出现烧灼感和异物感。当疾病累及角膜时,患者会出现流泪、畏光以及视力下降的症状。按照不同的致病因素,结膜炎可以分为病毒性结膜炎和细菌性结膜炎两种类型,二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方法都大不相同。
什么是病毒性结膜炎
病毒性结膜炎是指由病毒引发的结膜炎症,感染后约在体内潜伏5至12天。病毒性结膜炎可通过飞沫、污染物或手部接触传染到眼睛,因此患者要注意隔离并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以免造成大面积的传染。针对病毒性结膜炎,大部分患者可以采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然后使用眼药水消除炎症,部分患需要结合抗生素进行治疗。
什么是细菌性结膜炎
细菌性结膜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患者常出现眼部瘙痒、烧灼感以及异物感,患眼的分泌物增多。细菌性结膜炎可以分为慢性、急性、亚急性以及超急性等情况,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细菌性结膜炎具有一定的感染性,多发于春季和秋季。治疗细菌性结膜炎需要进行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检查,明确致病菌后才可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
观看文章它俩的主要区别在于治疗上,病毒性结膜炎需要抗病毒进行治疗。而细菌性结膜炎需要抗菌治疗。就像你本身患的是病毒性结膜炎,你用抗生素性眼药水是不起到治疗作用了。所以说任何一种疾病都要对症治疗效果才会好。不要盲目的用一些药物,人得了疾病,应该到医院及时的进行确诊。
观看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