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断传播途径
杀灭蚊虫,杜绝伊蚊滋生。
管理传染源
做好登革热检测预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治疗。
保护易感人群
对于高发地区以及国家,可考虑接种登革热疫苗Dengvaxia® (CYD-TDV),世卫组织表明不建议大范围应用,仅高风险地区才考虑接种该疫苗。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是由蚊子叮咬传播的,感染登革热的话,主要是出现高烧,全身肌肉关节的酸痛,乏力,皮疹。而正确的预防登革热,关键不要频繁出没在草丛等阴暗处。家里如果有滋生蚊子的花盆,积水一定要去除,提倡使用蚊帐,安装纱窗,纱门预防蚊子叮咬。如果家里蚊子比较多,还可以适当的使用一些杀虫的材料,蚊香和防蚊喷雾,减少蚊子传播登登革病毒的几率。
观看语音
登革热是通过蚊虫为媒介来传播登革病毒的一种病症,主要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而主要的传播媒介则是蚊虫,登革热病毒对于人群都普遍容易感染。登革热不仅对于神经、血液、循环等系统有危害,肝功能也会造成损害,重症者可危及生命。
登革热症状
1、发热,起病大多具有突然性,体温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达到39℃以上,2~7天时间为一般持续时间,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在第3~5天体温会回归正常,1天后又再升高,呈双峰热或鞍型热。头痛、肌肉关节疼痛、眼眶痛等全身症状也会伴随进行。还会有感觉恶心、腹痛、呕吐、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2、皮疹,在发病的2~5日出现,刚开始是在掌心、脚底或腹部及躯干,慢慢的会蔓延至颈和四肢,还有些患者会在面部出现此症状,可为斑丘疹、红斑疹以及猩红热肌肉关节疼痛等,有刺痒,在发热的最后1天或者在热退后,在脚、腿背后、腋窝、手腕背部等处出现细小淤斑,1~3天之内就会消退,短暂遗留棕色斑,一般与体温同时消退。
3、出血,在发病的5~8日,会有一半的病例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衄、血尿、胃肠道出血、阴道出血等。
登革热的注意事项
1、患者应该多吃清淡的食物,同时适当的多吃高维生素、含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
2、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情况,当发现自己发热情况、皮疹以及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建议立马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并治疗。
观看文章登革热是虫媒传播性的病毒性的疾病,所以为了减少登革热的发生,我们要根据这种疾病传播的特点,来进行一些相应的处理。首先我们要切断传染源。传染源就是指身上携带有登革病毒的病人,或者是隐性的一些带病毒者,或者是一些灵长类的动物,它也有可能会携带登革热病毒。隔离的方式通常都是下蚊帐,或者让患者擦防蚊水,避免接触其他的易感患者。第二个方面,就是切断传播途径。它的传播途径就是蚊虫叮咬,我们现在中国最常见的蚊子,就是埃及伊蚊以及白纹伊蚊最常见。所以传播途径的切断其实是最重要,我们要积极的进行防蚊灭蚊。第三个方面,就是保护易感人群,容易受蚊子叮咬的人群,或者是发病以后,容易演变成重症的人群。尤其是像老人、小孩、孕妇等等,我们也要积极实行一系列的防蚊措施,避免接触登革热的病毒。
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