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脑卒中的病因复杂多样,应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康复训练和预防复发。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多行对症支持治疗,稳定后可针对病因治疗。出血性脑卒中早期应绝对卧床,避免活动,脱水降颅压,加强护理维持生命功能,必要时手术治疗。
急性期治疗
1、现场急救时,应尽快进行评估,并处理气道、呼吸和循环问题,进行心电监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补液支持,及时给予氧气吸入等。
2、患者应尽量卧床休息,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发病48-72小时后仍不能自行进食者,应给予鼻饲,保证营养供应。
药物治疗
1、急性期溶栓药物: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尿激酶等。
2、神经保护类药物:常见药物有依达拉奉、胞二磷胆等。
3、调脂药:如他汀类药物,多用于治疗伴有血脂异常的缺血性卒中。
4、降血糖药物:遵医嘱对高血糖进行控制,如胰岛素治疗。
5、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均等药物。
6、抗凝药物:华法林、低分子肝素、抗凝剂和凝血酶原抑制剂等药物。
手术治疗
对于脑卒中的治疗,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如去骨瓣减压术、开颅血肿切除术、血管支架植入和血管扩张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脑室穿刺引流术。
中医治疗
如复方丹参滴丸、血塞通片、脑安胶囊、通心络胶囊、银杏制剂等中成药长期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和心血管病的防治。
脑卒中取栓后一般24小时复查颅脑CT,如有神经功能的异常的改变,随时需要复查颅脑CT。脑卒中取栓后,脑组织因缺血发生坏死,血管发生坏死,血管疏通后血液大量灌入,局部形成高灌注。比较轻的症状是增加局部脑水肿,比较重的症状是脑组织大量出血,脑梗死转变为脑出血。或者因血管疏通后,局部血管壁上形成创面,创面会继发血栓形成,而再次发生堵塞。一般多在手术后1天至1周后发生风险,故一般术后24小时应进行复查。
观看语音
脑卒中对患者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般发病后,大多数患者都会有后遗症,导致会导致瘫痪,嘴巴扭曲,沟通障碍等。脑卒中是一种急症,患者一般有心脑血管方面的慢性病。中风的致死率非常高,因此需要及时的预防和治疗。
中风的治疗方法
患者如果突然出现语言不利,饮水咳嗽,流口水,手臂腿活动不佳等症状,需要在第一时间打120次电话接受诊察。脑梗塞血管闭塞后,超早期进行溶栓治疗,溶栓的最佳时间在3小时以内,一旦出现以上症状立即接受诊察,在医院进行血栓溶解,如果血栓溶解时间在6小时以内,就可以进行开栓等治疗。出血性中风更危险,早期出血加重的过程很常见,因此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脑卒中如何预防
1、温水洗脸
脑卒中患者洁面漱口的水温,过度或过冷是不好的。由于水温过多或过凉,刺激皮肤感觉器官,引起患者全身的血管收缩,从而导致血压的波动。洗漱结束后,患者还应喝上一杯白开水,补充一夜中丢失的水分,以降低血液的粘度。
2、适当的运动
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气功,太极拳,散步等轻松的活动。
3、维持大便通畅
有习惯性便秘的中风患者,多吃含有蔬菜,水果和纤维素的食品,必要时仍可以使用缓和腹泻的药物来消除便秘。如果发生便秘,排便时也不要用力过大,否则就会引发脑出血。
观看文章脑卒中发生后一般很大程度上都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对于脑卒中应该积极的治疗,尽量取得比较好的临床疗效,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因此脑梗死的治疗就显得比较重要,在脑梗死的急性期一般是在溶栓时间窗内积极的开通血管,一般都有溶栓适应证,如果没有禁忌尽量采用溶栓的方法进行治疗。如果错过了溶栓时间窗就需启动二级预防以及采用营养脑细胞、清除氧自由基等方法进行溶栓。对于脑梗塞治疗常用的营养神经的药物有脑蛋白水解物、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以及奥拉西坦等,还有一些改善循环的药物。很多的中成药都可以使用,对于一些抗栓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是脑梗塞二级预防的药物。一些稳定斑块的如他汀类的药物也是可以使用的。对于出血性脑梗塞治疗方面如果没有大量出血的情况,不需要额外进行止血,用一般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另外需要对于不同患者的血压、高血糖等进行调控。
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