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鼻炎根据病因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鼻炎病因有所不同。其中以儿童过敏性鼻炎较常见,主要是由于接触过敏原诱发,并且还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基本病因
1、儿童过敏性鼻炎
(1)变应原物质:即过敏原,为诱发本病的直接原因,包括吸入性变应原与食入性变应原两大类。吸入性变应原常见的有花粉、屋尘螨、真菌、动物皮屑、羽绒等,食入性变应原常见的有牛奶、鱼虾、鸡蛋等。过敏原进入鼻腔黏膜后,与肥大细胞表面的高亲和力IgE受体结合,引起炎性介质分泌刺激鼻黏膜,引发喷嚏、流涕、鼻痒等症状,后炎症反应持续加重,导致鼻黏膜组织水肿进而引发鼻塞症状。
(2)遗传因素:由于本病患儿常为特应性体质,属于易感个体,且其家族成员中多有类似疾病(过敏性疾病,如哮喘等)患者,故本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2、感染性鼻炎
(1)病毒感染:以鼻病毒、腺病毒、流感或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感染多见,可继发细菌感染,表现为一种单纯性炎症变化。
(2)细菌感染:常见致病菌有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等。
3、非过敏性非感染性鼻炎
(1)血管运动性鼻炎:与多种因素相关,精神紧张、焦虑,环境、温度突变以及异味和尘埃刺激,内分泌功能紊乱(如甲状腺功能降低、雌激素水平变化)等均可致病。
(2)药物(诱导)性鼻炎:鼻腔用药不当或过多过久,如鼻用减充血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危险因素
1、儿童过敏性鼻炎
(1)频繁呼吸道感染、吸烟、过敏史(药物、花粉等)、家族鼻炎史等是过敏性鼻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2)大量使用抗生素、室内装修、饲养宠物、工作环境污染等。
2、感染性鼻炎
(1)免疫力低下。
(2)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
3、非过敏性非感染性鼻炎
(1)血管运动性鼻炎: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2)药物(诱导)性鼻炎:长期服用某些药物。
诱发因素
过敏性鼻炎可通过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宠物毛发、尘螨等)而诱发。
小儿鼻炎很有可能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的,也有可能是鼻粘膜破损导致的。患有鼻炎时可在正规医院做鼻内镜进行检查,做鼻腔冲洗同时服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注意身体的保暖,避免感冒,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是过敏性鼻炎出门时一定要戴好口罩,避免接触到过敏原。
观看问答
鼻炎是很普遍的上呼吸道疾病,一般都是成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基本10个人中就有3-7个人患有此疾病。但现在鼻炎的发病年龄已经趋向于年轻化了,小儿也是此疾病的高发人群。小儿鼻炎疾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日常如何预防呢。
一、什么是小儿鼻炎
鼻腔黏膜和黏膜下组织的炎症都属于小儿鼻炎的范畴,根据发病的快慢和病程的长短来看,可以分为慢性鼻炎和急性鼻炎。与外部环境有关的鼻炎被称为过敏性鼻炎。小儿患有的慢性鼻炎大多是由急性鼻炎病情反复恶化而来。有部分小儿患者是因为鼻腔结构发育不成熟,比如鼻中隔偏曲,就造成鼻腔黏膜炎症反复发作,诱发鼻炎。
二、发病原因
1、特殊体质引起过敏性鼻炎:有的小儿对于某类植物、动物、食物或者其他物品过敏,当不慎接触或者食用过敏原时,就容易引发过敏性鼻炎。比较常见的有,花粉过敏,芒果、榴莲等热带食物过敏,海鲜过敏,某种药物过敏等。
2、小儿抵抗力较弱:小儿因为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善,抵抗力较弱,容易生病感冒,加上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当,导致病情反复,治疗周期过长都无法治愈,就拖成了鼻炎。小儿营养不良,过度疲劳,缺乏运动睡眠等情况也会造成小儿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生病。
3、患有鼻腔类疾病演变成鼻炎:鼻腔类疾病久治不愈或者久病不治很容易引起鼻炎。例如,鼻息肉、鼻腔异物堵塞、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变态反应性鼻炎等等。
4、其它上呼吸道病症引起鼻炎:因为人体的耳鼻喉是相互联系的,有一方出现问题,其他组织也容易出现病变,例如,咳嗽、喉咙发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等疾病都可能引发鼻炎。
5、鼻腔用药不当或者剂量过大过久,造成药物性鼻炎:有的家长把成人的药物给孩子用,这样做是不恰当的,成人与小儿体质有差,用药剂量也不同,混在一起用不仅没能治疗疾病,反而加重病情恶化。因此,在孩子生病或患有鼻炎时,不能盲目用药,最好去正规的医院做检查,合理治疗。
以上就是小儿鼻炎疾病的发病原因,日常要多加注意。已有鼻炎或未患鼻炎的小儿,家长都要做好预防护理。日常添衣要适量,避免着凉受寒。过敏体质的小儿也有避免接触过敏源,孩子生病不能病急乱投医,要听从医嘱规范用药。也要加强孩子的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
观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