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而准确的发作史对诊断特别重要。医生会询问患儿的起病年龄、发作时的表现(尤其是发作开始时的表现)、是否有先兆、持续时间、意识状态、发作次数、有无诱因以及与睡眠的关系、发作后状态等,还会询问出生史、生长发育史、既往史、家族史。详细的发作史结合体格检查、脑电图检查可有利于医生判断患儿是否有癫痫发作及发作类型。然后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MRI)、遗传代谢病筛查、染色体检查、基因分析、血生化、脑脊液等其他检查,以明确病因。
诊断依据
癫痫的诊断可分为以下五个步骤:1、确定癫痫发作及癫痫诊断即判断临床发作性事件是否为癫痫发作以及是否符合癫痫新定义。许多非癫痫性的发作在临床上需与癫痫发作相鉴别;癫痫是一种脑部疾病,符合以下任一情况即可诊断为癫痫:至少两次间隔≥24小时的非诱发性(或反射性)发作;一次非诱发性(或反射性)发作,而且未来10年内再次发作风险与两次非诱发性发作后再发风险相当(至少60%);诊断为某种癫痫综合征。
2、确定癫痫发作类型根据临床发作和脑电图表现,对癫痫发作类型进行分类。
3、确定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类型根据患儿的临床发作、脑电图特征,同时考虑神经影像学、年龄、预后等因素进行癫痫综合征诊断;需要注意的是相当部分病例不能诊断为目前任何一种综合征。
4、确定癫痫病因包括遗传性、结构性、代谢性、免疫性、感染性及病因未明。
5、确定功能障碍(disability)和共患病。
鉴别诊断
1、晕厥儿童癫痫和晕厥都会出现意识障碍、肢体强直或抽动、清醒后对意识障碍不能回忆、疲乏感。晕厥以年长儿多见,常发生在持久站立,或从蹲位骤然起立,以及剧痛、劳累、阵发性心律不齐、家族性QT间期延长等情况。晕厥前,患儿常先有眼前发黑、头晕苍白、出汗、无力等,继而出现短暂意识丧失,偶有肢体强直或抽动,清醒后对意识障碍不能回忆,并有疲乏感。晕厥患儿意识丧失和倒地均逐渐发生,发作中少有躯体损伤,脑电图检查正常,直立倾斜试验可呈阳性反应。
2、儿童癔症性发作儿童癔症性发作与多种儿童癫痫发作类型都会出现抽搐,容易混淆。但儿童癫痫有意识丧失,容易受伤,还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而癔症发作并无意识丧失,发作中缓慢倒下,不会有躯体受伤,无大小便失禁或舌咬伤。另外癔症性发作出现的抽搐动作杂乱无规律,瞳孔无散大,深、浅反射存在,发作中面色正常,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无发作后嗜睡,常有夸张色彩。发作期与发作间期脑电图检查正常,暗示治疗有效。
3、睡眠障碍儿童期常见的睡眠障碍(如夜惊、梦魇、梦游及发作性睡病等)需和睡眠障碍引起的儿童癫痫鉴别。两者虽都可有睡眠障碍,儿童癫痫会有意识障碍、肌肉抽动、抽搐、刻板运动等典型的特征,视频脑电检查发作期和发作间期可出现癫痫性放电,而儿童期睡眠障碍没有以上这些表现。
4、偏头痛两者均可出现头痛的症状。但是典型偏头痛主要表现为视觉先兆、偏侧性头痛、呕吐、腹痛和嗜睡等。儿童以普通型偏头痛多见,无先兆,头痛部位也不固定,可以是双侧的。患儿常有偏头痛家族史,易伴恶心、呕吐等胃肠症状。临床几乎没有单纯以头痛或腹痛为唯一表现的癫痫,也没有头痛性癫痫和腹痛性癫痫的诊断。
5、抽动障碍儿童癫痫局灶性发作和抽动障碍都可出现抽动(一种不自主、无目的、快速、刻板的肌肉收缩)。抽动障碍表现为仅涉及一组肌肉的短暂抽动,如眨眼、头部抽动或耸肩等,或突然爆发出含糊不清的嗓音,如清喉吭吭声等,或腹肌抽动、踢腿、跳跃等动作,情绪紧张时可致发作加剧,睡眠时消失。抽动障碍的抽动能被患儿有意识地暂时控制,睡眠中消失,脑电图检查发作期无癫痫样放电。而儿童癫痫局灶性发作为不自主运动,发作停止后不能回忆发作细节,与情绪无关,可由睡眠不足诱发,脑电图检查可发现癫痫样放电。
1、2017年国际抗癫痫联盟根据发病机制不同分为四类:局灶性、全面性、兼有全面性及局灶性、不能确定分类性癫痫。
2、根据病因可分为三类
(1)特发性(原发性)癫痫:病因尚不清楚,与遗传因素有较密切的关系。
(2)症状性(继发性)癫痫:具有明确病因的儿童癫痫。
(3)隐源性癫痫:是指具有症状性癫痫的特征,但尚未找到病因者。
建议可以带儿童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也可以根据发病时的症状来判断癫痫患病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强直性的抽搐,口吐白沫,面色青紫,舌头咬伤反美颜等,癫痫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脑部疾病,主要是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脑部功能短暂缺失,引起的目前没有特效的药物,能够彻底治愈。
观看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