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什么是埃博拉出血热?
-
埃博拉出血热是受到丝状病毒感染造成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症,这种疾病的死亡率极高,能达到百分之五十到九十。一般病原体在进入人体后会有2到21天的潜伏期,之后病情会迅速发作,在发病的第十天左右就会进入病危状态。患者主要的发病症状有发热、头痛、头晕、喉咙疼痛、关节疼痛、严重呕吐腹泻、皮肤出血性水疱等。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一种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一般在非洲是多发的。对于埃博拉出血热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头痛、全身关节的酸痛,会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这样的表现。一部分患者随着病程的进展,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和血小板的减少。有的患者会出现皮肤的出血,口腔的出血,消化道的出血等等。还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肾功能的衰竭,从而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观看语音
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病毒,发病较急,感染者出现发热,肌肉疼痛,呕吐,全身各脏器出血及肝肾功能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播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会造成病毒感染,能侵入各种系统器官,尤其是肝脏和脾脏。
埃博拉出血热的治疗措施
1、埃博拉出血热病毒与人类和动物是主要传染源,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病毒感染导致会出现发烧,肌肉痛,病死率非常高。也是一种损害多器官的疾病,病毒无处不在,只要影响肝、脾、肾、急性期并发症有心肌炎、肺炎。严格规范做好污染环境的消毒工作,加强个人防护,使用防护装备,对排泌物及污染物品,严格消毒。
2、埃博拉出血热病毒主要与体液、口腔及结膜接触传播途径,在其血液、尿液、粪便、呕吐物中均含有大量病毒,使其他健康动物和人类感染通过精液也可以将病毒传染感染,可导致肾虚,并损害多器官功能衰褐。注意如果出现高烧、头痛、关节痛等症状,可在24一48小时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从而导致鼻腔和口腔出血,伴随皮肤出血性水泡。在3一7天,出现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退和血管内凝血,如果这样一定要及时对症状治疗,首先隔离病人,要卧床休息保证充分热量,打吊输液,保持水和酸碱平衡。
关于埃博拉出血热的注意事项
1、尽可能减少与共同居住人员的接触。
2、注意不要过度疲劳和熬夜,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3、平时要注意饮食、戒酒、少吃刺激性食物。
观看文章你好,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的,它是由一种丝状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出血性、动物源性传染病。感染后2天至3周内就有可能会出现发烧、肌肉疼痛、头痛、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病征。因在1976年发生在非洲的苏丹和扎伊尔暴发而得名。由埃博拉病毒(EBV)引起。在治疗主要采取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传播途径以口腔及结膜接触传播途径之一。
观看问答-
-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可以导致急性出血性、动物原性的传染病,病死率可以高达50%至90%。 埃博拉出血热的常见症状有高... 详细»
- 什么是埃博拉出血热?
-
专家回答:
你好,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的,它是由一种丝状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出血性、动物源性传染病。感染后2天至3周内就有可能会出现发烧、肌肉疼痛、头痛、恶心、呕吐及... 详细»
- 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
埃博拉的英文名为Ebolavirus,翻译过来又可以为伊波拉病毒,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刚果和苏丹南部的埃博拉河地区被发现,所以被命名为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