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复温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措施,病情危重时须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疗原则是温阳散寒,活血化瘀。治疗中可采取多种途径给药,内服外治并用。
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1、寒凝血滞证
(1)如果出现严重硬肿的患者者,可加用郁金、鸡血藤等。
(2)如果出现四肢发凉的患者,可加用制附子、干姜等。
(3)如果出现气息微弱的患者,可加用人参、炙黄芪等。
(4)如果出现面色苍白,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的患者,可加用炙黄芪、地龙、郁金等。
2、阳气虚衰
(1)如果出现血瘀明显的患者,可加用桃仁、红花、赤芍等。
(2)如果出现肌肤肿胀,小便不利的患者,可加用茯苓、猪苓、生姜皮等。
(3)如果出现肾阳虚衰的患者,可加用鹿茸。
(4)如果出现口吐白沫,呼吸不匀的患者,可加用僵蚕、石菖蒲、胆南星等。
药物治疗
1、寒凝血滞证
(1)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减。
(2)常用中药:当归、红花、川芎、桃仁、丹参、白芍、桂枝、细辛。
(3)中成药:复方丹参注射液。
2、阳气虚弱证
(1)方药:参附汤加味。
(2)常用中药:人参、炙黄芪、制附子、巴戟天、桂枝、丹参、当归。
(3)中成药:生脉注射液。
其他治疗
1、外治疗法
(1)中药热敷
取生葱、生姜、淡豆豉,捣碎混匀,酒炒,热敷于局部。用于寒凝血涩证。
(2)中药药浴
取当归、红花、川芎、赤芍、五灵脂、肉桂、丹参,鸡血藤、黄芪各研粉加水煎至2000mL,滤去药渣,作药浴用。水温37℃-40℃,每次15分钟,每日1-2次。
2、西医治疗
(1)复温
对低体温患儿复温是治疗的关键。将患儿放置于已预热至适中温度的暖箱中,根据患儿体温调整暖箱温度,并同时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气等。如无条件,可用热水袋、温水浴、火炕、电热毯包裏等方法,或将患儿置于怀抱中紧贴人体加温。
(2)补充热量和液体
热量供给应从每日210kJ/kg(50 kcaL/kg)开始,逐渐增加至每日419-502kJ/kg(100-120kcaL/kg);液体量可按0.24mL/kJ(lmL/kcaL)计算。有明显心、肾功能损害者,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液体入量。
(3)控制感染
选择适当抗生素,防止感染,并给予必要的对症处理。
(4)防治脏器功能损害
有微循环障碍、休克者应进行纠酸、扩容,使用血管活性物质;有肺出血时应及早气管内插管,进行正压通气治疗;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DIC时要及时对症处置。
成人患有硬肿症,可以做一些理疗,饮食上要多补充一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品,适当补充一些肉类,蛋类,乳制品,多喝一些热水,要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要避免吃一些生冷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并且要注意保暖,必要时使用热水袋,使身体温暖起来,要保持身体清洁。
观看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