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急骤,多伴有头痛、发热、白细胞增高、咽痛和全身不适等症状。口腔黏膜和牙龈充血发红、水肿糜烂,或有表浅溃疡,散在或聚集融合成片。由于疼痛影响进食,唾液增多,有较厚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灰白或黄色假膜。多伴有轻度口臭和尖锐疼痛。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经过数天体温恢复正常,口腔病损需持续一周左右愈合。
典型症状
1、葡萄球菌性口炎
葡萄球菌性口炎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口炎,多见于儿童,以牙龈为主要发病区。牙龈充血肿胀,有灰白色薄假膜,由纤维素性渗出物组成,易被拭去,牙龈乳头及龈缘无破溃糜烂。在舌缘、颊咬合线处可有充血水肿,灼痛明显。
2、链球菌性口炎
链球菌性口炎在儿童发病率较高,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咽痛、头痛、全身不适。呈弥散性急性龈口炎,受累组织呈鲜红色。唇、颊、软腭、口底、牙槽黏膜可见大小不等的表浅上皮剥脱和糜烂,有略微高起的假膜,剥去假膜则留有出血糜烂面,不久重新被假膜覆盖。有轻度口臭和疼痛。
3、肺炎球菌性口炎
肺炎球菌性口炎好发于硬腭、口底、舌下及颊黏膜。在充血水肿黏膜上,出现银灰色假膜,呈散在斑块状。涂片可见大量肺炎链球菌。有时并发肺炎,但也可在口内单独发生。本病不常见,好发于冬末春初,老人及儿童易罹患,体弱成人也可发生。
4、卡他性口炎
卡他性口炎的发病因素有多种,如上呼吸道感染、肠道紊乱、服用某些抗胆碱能药物或抗生素、局部刺激、过度劳累及全身抵抗力下降等。口腔表现为黏膜绒毛状充血,表面针尖大小出血点,有时上覆小斑片薄的白色假膜。上下唇内侧黏膜、双颊黏膜、软腭及咽部为好发部位。患者会感觉口腔发热、灼痛感或苦涩感。
伴随症状
膜性口炎患者感染严重时会伴有头痛、发热、乏力、咽痛等症状。
并发症
1、由于患者口腔中的病变,患者可能会出现口臭的症状。
2、当患者的感染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单纯疱疹、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