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锥虫病?
-
锥虫病又被称为嗜睡性脑炎,是由布氏锥虫经舌蝇叮咬导致的寄生虫病。患者在发病初期会出现高热、皮疹、水肿、淋巴结肿大等病症,同时部分患者的脑部、脑膜也会出现炎症,这种疾病发病迅速,如不及时进行控制,会对患者的神经系统造成破坏,使患者出现全身性疲惫和精神力下降,然后逐渐昏迷,最终导致死亡。
美洲锥虫病原名“恰加斯病”,因主要流行于中、南美洲,所以也称为美洲锥虫病,美洲锥虫病是由克鲁斯锥虫引起的,症状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吸血猎蝽虫。克鲁斯锥虫寄生在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血液以及多种组织细胞当中,该病可通过母乳、输血或误食了被传染性锥蝽粪便污染的食物而导致感染。
美洲锥虫病的临床表现:
美洲锥虫病在临床表现上分为三个时期,急性期、隐匿期和慢性期。
1、在急性期可能出现发热、皮疹、非炎症性水肿等,症状大概于4~12周后减弱或消退。新生儿、幼儿、老人及免疫抑制者更易感染美洲锥虫病。
2、在隐匿期几乎没有表现症状,但在逐渐发展为慢性期的过程,包括渐渐发展成为不能复原的危及生命以及致残的合并症。尤其是那些免疫抑制者。体检结果正常,只有特殊的检查才能发现异常。隐匿期是慢性期的开始期。这个阶段可以保持20~30年,甚至终身。
3、慢性期阶段的患者通常是在出现虫血症的数年或数十年后开始发病,患者通常伴随患有心肌病,猝死是患有美洲锥虫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患有美洲锥虫病的人会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并伴有心脏扩大。
还有部分患者是先天性感染,由于孕妇患有虫血症,不论其症状是否明显,都会引起流产、早产或死胎的情况,有时婴儿虽然能够出生,在日后也多死于脑炎。
观看文章- 美洲锥虫病的症状表现
-
美洲锥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主要通过受感染的昆虫叮咬传播给人类。美洲锥虫病的症状会根据感染的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一般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首先,急性期的症状包括发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