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中医治疗哮病总的治则为“发时治标,平时治本”,发作时攻邪治标,祛痰利气,寒痰宜温化宣肺,热痰当清化肃肺,痰浊壅肺应去壅泻肺,风痰当祛风化痰,表证明显者兼以解表;反复日久,正虚邪实者又当攻补兼顾,不可拘泥。缓解期应扶正治本,阳气虚者应温补,阴虚者宜滋阴,分别采取补肺、健脾、益肾等法,以减轻、减少或控制其发作。
药物治疗
1、冷哮证
(1)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
(2)常用中药:射干,麻黄,细辛,半夏,生姜,紫菀,款冬花,甘草,五味子,大枣。
(3)中成药:小青龙胶囊,小青龙颗粒。
2、热哮证
(1)方药:定喘汤加减。
(2)常用中药:麻黄,杏仁,黄芪,桑白皮,半夏,款冬花,苏子,白果,甘草。
(3)中成药:小青龙冲剂,蛤蚧定喘丸。
3、寒包热哮证
(1)方药:小青龙加石膏汤加减。
(2)常见中药:麻黄,石膏,厚朴,杏仁,生姜,半夏,甘草,大枣。
(3)中成药:小柴胡颗粒。
4、风痰哮证
(1)方药:三子养亲汤加减。
(2)常见中药:白芥子,苏子,莱菔子,麻黄,杏仁,僵蚕,厚朴,半夏,陈皮,茯苓。
(3)中成药:止咳定喘丸、人参再造丸。
5、虚哮证
(1)方药:平喘固本汤加减。
(2)常见中药:党参,黄芪,胡桃肉,沉香,脐带,冬虫夏草,五味子,苏子,半夏,款冬花,橘皮。
(3)中成药:通宣理肺丸。
6、肺脾气虚证
(1)方药:六君子汤加减。
(2)常见中药:党参,白术,山药,苡仁,茯苓,法半夏,橘皮,五味子,甘草。
(3)中成药:人参健脾丸、益肺健脾颗粒。
7、肺肾两虚证
(1)方药:生脉地黄汤和金水六君煎加减。
(2)常见中药:熟地,山萸肉,胡桃肉,人参,麦冬,五味子,茯苓,甘草,半夏,陈皮。
(3)中成药:七味都气丸。
手术治疗
治疗重症难治性哮喘,可行支气管热成形术,通过支气管热成形系统使支气管平滑肌出现凝固性坏死,让患者不会因外界刺激产生过度的支气管收缩反应,从而减少哮喘发作。
其他治疗
1、针灸疗法
哮病缓解期可以采用毫针针刺风门、定喘、孔最、肺俞、肾俞、膻中、气海、足三里等穴位,也可使用灸法,有补肺益肾、扶正固本、补气调血的作用,可缓解支气管痉挛,降低气道高反应,从而减缓哮病发作。
2、穴位贴敷
涌泉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通过在双侧涌泉穴上贴敷药物可以激发人体经络之气,使肾阳如泉涌而振奋一身之阳气,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哮病的功效。三伏天取麝香、细辛等药物适量,用黄酒调成糊状,睡觉前先用温开水泡脚,再将药物贴于双侧涌泉穴,并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第二日清晨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