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手术库
检查库
内科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肾内科 风湿免疫科 普内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心胸外科 乳腺外科 泌尿外科 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 肛肠外科 胃肠外科 骨外科 外伤科 整形烧伤科 普外科
男女老幼
妇产科 妇科 产科 男科 儿科 小儿科 新生儿科 生殖健康 整形美容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科 性病科
五官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科 成瘾医学科
肿瘤科 感染科 肝病科 急诊科 中医科 体检保健科 营养科 疼痛专科 非临床科室

耳外伤

您的位置: 首页 > 找疾病 > 耳鼻咽喉科 > 耳外伤 > 治疗
耳外伤的治疗

治疗原则

耳外伤的治疗应根据外伤的部位、范围和轻重程度而定。对于失血过多或呼吸道不畅等危重患者,最重要的是抢救生命,保证呼吸道的通畅,维持循环系统功能。病情稳定者,其治疗的重点在于尽可能恢复听力水平,改善患者的症状,预防感染。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急性期治疗

颞骨骨折患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应行气管切开术。此外,还应控制出血,及时补液或输血,以防止失血性休克,维持循环系统的正常功能。

一般治疗

1、保持耳内干燥,不宜涂擦甲紫液,以免妨碍观察。穿孔愈合前,禁止游泳或耳内进水,以免引起中耳继发性感染。

2、切勿用力擤鼻涕,必要时可将鼻涕吸入咽部吐出,以防来自鼻咽的感染。

3、有脑脊液耳漏的患者,可于外耳道口放置消毒棉球。如病情许可,采取头高位或半卧位。

药物治疗

1、抗生素

耳外伤患者,可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以预防颅内或耳部感染,常用药物为阿莫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克洛等。外耳道外伤患者,还可在消毒外耳道之后,用无菌的抗生素软膏纱条或碘仿纱条填塞外耳道,以防止感染及形成狭窄。

2、破伤风抗毒素

对于有创面的不洁损伤,还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以预防破伤风。

3、其他药物

耳鸣患者,可给予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及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等,对早期耳鸣的缓解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手术治疗

1、耳廓外伤

(1)耳廓形成血肿时,应早期行抽吸治疗,大面积血肿应尽早手术切开清除积血,清除凝血块后,局部加压包扎一周。

(2)伴软骨暴露者,要植皮或以就近带蒂皮瓣缝合软骨膜和皮肤。

(3)耳廓已完全离断者,可将断耳以消毒生理盐水洗净后,用抗生素溶液浸泡15分钟,并用肝素将其动脉冲洗后对位缝合行断耳再植,但断耳离体时间一般不要超过24小时。

2、外耳道外伤

如肉芽生长过多,不易控制,且有狭窄的趋势者,可在感染控制后,彻底刮除肉芽组织,并将外耳道骨部凿去一部分,加以植皮,以扩大外耳道。

3、鼓膜外伤

经贴补穿孔仍未愈合或穿孔较大者,可行鼓膜修补术,来修复穿孔,恢复鼓膜的完整性,以恢复听力水平。

4、乳突外伤

病情严重者,可行乳突根治术,以期保护残存听力。术中可同时探查面神经,或日后再行面神经减压或修补术。

5、颞骨骨折

(1)有周围性面瘫者,若经2-6周保守治疗无效,在其全身状况允许时,可行面神经减压术。

(2)在病情完全稳定后,对有后遗鼓膜穿孔、听骨断离、传导性聋或面神经麻痹等情况的患者,可于后期进行鼓室成形术、鼓膜修补术或面神经手术。

(3)有脑脊液漏的患者,若超过2-3周脑脊液漏仍未停止,可经耳部径路采用颞肌或筋膜覆盖硬脑膜缺损处,以控制脑脊液漏。

其他治疗

有外耳道积血或污物的患者,如果全身情况许可,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清除外耳道泥土、耵聍、脱落破碎组织及已坏死或化脓的乳突气房等。

相关解析

如果耳朵是被鞭炮的巨响震后而出现的耳鸣,绝大多数情况下,还伴有耳聋。如果是鞭炮炸后出现的,应该是爆震性耳鸣耳聋,不是噪音性耳鸣耳聋。对于鞭炮炸后导致的爆震性耳鸣耳聋,基本上无法治愈。建议尽快到耳鼻咽喉科检查一下,以明确诊断及尽快治疗。

观看问答
疾病专区 更多»
感冒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以上呼吸道为主要作用位置,同时会诱发较为严重的全身性症状。感冒可能由多种不同因素导致,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冷热交替、身体...

咳嗽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反应,主要作用于人体上呼吸道,分为主动、被动两种不同类型。从解剖学上看,咳嗽虽然很常见,但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包含多个步骤,因此...

鼻塞

鼻塞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症状,以呼吸受限为主要表现。鼻塞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虽然都会影响到患者的呼吸能力,但是并发症状有很大的区别。例如,有部分鼻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