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再通的发生一般在脑梗死24小时~48小时,侧支循环的建立需要更长的时间。本病可表现为缺血性脑梗死突然发生、病情危急数小时后突然缓解,继而出现新的症状或体征。其症状和体征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出血量的多少、出血的部位、以及是否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可见意识障碍、颅内压升高等表现。
典型症状
1、本病可表现为缺血性脑梗死突然发生、病情危急数小时后突然缓解,继而出现新的症状或体征。其症状和体征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出血量的多少、出血的部位、以及是否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
2、一般小灶渗出性出血临床症状加重不明显,梗死后一周内出血往往症状较重,第二周再出血者,症状往往加重不明显。
3、症状加重的表现为意识障碍、颅内压升高、肢体瘫痪程度加重或出现新体征,如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等。
4、有时虽无症状恶化,但治疗一段时间效果不明显者,可能也是由于继发性出血所致。
5、颅内高压综合征常表现为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眼底视盘水肿、血压升高、呼吸脉搏减慢。
并发症
1、肺部严重感染
本病需要长期卧床治疗,患者多为老年人,其全身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出现退行性改变,呼吸系统也不例外,其肺泡换气功能减弱,咽喉和上呼吸道对外界的防御能力下降,因此感染机会增加。另加外长期卧床本身也是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患者在卧床状态下,背部受压,换气功能减低,阻碍肺部通气,当有痰液时不易咳出,增大了感染风险。
2、上消化道出血
脑梗死后,患者脑干及下丘脑部位发生病变,从而损伤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引起应激性溃疡或上消化道出血。
3、褥疮
是卧床患者最常见并发症,形成原因是患者卧床后体位不及时更换,导致某处皮肤长期受到压迫,受压局部皮肤组织因缺血发生坏死。
4、焦虑和抑郁
患者长期受到病痛折磨,加上身体状况骤然下降,为此导致其社交、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患者容易出现心理障碍,严重者可能患上老年抑郁症,引发严重后果。
会表现为口眼歪斜,肢体偏瘫,头痛,头晕,呕吐,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出血性脑梗死多见于老年患者。恢复期间避免患者生气,要保持良好的情绪,饮食上不能有太多的盐分摄入,不饮酒,避免血压升高,也不能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生活中适当参加体育运动,比如散步。
观看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