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外耳道疖肿?
-
外耳道疖肿又被叫做局限性外耳道炎,是由于外耳道皮肤发生急性炎症反应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化脓性病变。本病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外耳道软骨部位,是耳科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大多数患者就诊是因为清洁外耳道时由于方法不当而引起皮肤创伤,或者洗澡或游泳时外耳道积水而引起的感染性病变。
外耳道疖肿在早期可以涂抹鱼石脂甘油,同时也可以采取局部热敷或者是微波的方式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的发展,可以全身口服抗生素的药物进行治疗。对于已经化脓破损的疖肿,需要及时的切开引流手术治疗。外耳道疖肿通常是由于不正确的娃儿方式导致的,如果在游泳或者是洗头时,水流入到耳朵浸泡到皮肤后,诱发的几率也是比较大的。
观看问答外耳道疖肿要多久才能破出脓水?这疖肿正常情况下它成熟,一般来讲就五到六天。但跟用药和不用药是有关系的,有些可能用了鱼石脂软膏一类可以促进成熟。所以大约就是四到五天破脓以后,多数来讲就会自行好了。脓排出来以后,这个疖肿基本上就好了,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这样子的。首先在破溃之前,这段时间对耳道、耳廓、外耳道口的疖肿,对疼痛感还比较明显的,这是第一个问题。如果本身有糖尿病或者自身免疫力缺陷的病,不建议等到疖肿自行破溃,还是早期要去干预。因为这种病人如果糖尿病、免疫力低下的,控制会越来越难。所以一定要注意这方面,外耳道疖肿的破溃时间也是因人而异。
观看视频外耳道疖肿是一种发生在外耳道内,皮肤毛囊或皮脂腺急性化脓性感染,主要表现为外耳道皮肤红肿,有红色硬结节,有疼痛和压痛。可引起剧烈的耳内疼痛,张口咀嚼、打呵欠、牵拉耳廓或压迫耳屏时疼痛加重,痛剧时可向其他部位放射。脓肿成熟后,有黄色化脓点,破溃后脓液流出,有时混有血液,发病时患者感到全身不适,体温略有升高。若疖肿或脓液闭塞耳道时,则会出现听力减退,必须到医院,经过医生检查治疗促进恢复正常。
观看语音-
-
耳朵里长了白色的疙瘩,可能有以下情况: 1、外耳道皮脂腺囊肿。外耳道软骨部的皮肤有腺体,若腺体分泌受阻,会形成白色小疙瘩,这种疙瘩平时不用去挤压,不然容易引起炎症反应。 ... 详细»
-
-
可以应用3%的双氧水清理外耳道疖肿。 外耳道疖肿是外耳道毛囊周围组织感染引起的疾病。如果疖肿已经成熟,并自行破溃,可以应用3%的双... 详细»
- 耳道疖肿应该怎样治疗
-
专家回答:
像这种请假主要还是需要用一些外用药物进行治疗,你可以选择一些药膏或者是滴液的药物进行治疗,在这期间一定要注意,不要用任何东西掏耳朵,否则的话就会导致病情加重,必要的时候可... 详细»
- 外耳道疖肿检查有哪些症状
-
外耳道疖肿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通常是由于外耳道皮肤的毛囊或皮脂腺感染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可能在检查中发现的外耳道疖肿症状:1.耳部疼痛:这是外耳道疖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疼...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