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因而治疗有一定困难。病变早期应积极处理,可向鼓室内注入药物或进行鼓膜切开及置管,以利于分泌物的溶解及引流。病程后期可根据病因及听力状况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老年人及治疗困难者可佩戴助听器;听力损失程度较重的年轻患者可采用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1、鼓膜切开及置管
由分泌性中耳炎引起的早期粘连,可作鼓膜切开术,充分吸出中耳分泌物之后,通过鼓膜切口留置通气管,以利于引流和中耳通气。
2、鼓膜重建术
听力损失程度较重的年轻患者可使用软骨重建鼓膜,手术目的是分离并切除粘连组织,清除分泌物,恢复中耳传音结构的功能,防止再度粘连,重建一个含气的中耳腔。该手术可有效防止复发,并可获得较好的听力。
其他治疗
1、鼓室注药法
经鼓膜穿刺,向鼓室内注入如1%糜蛋白酶、胰蛋白酶或地塞米松等药物,以抑制炎症,消除水肿,溶解黏稠的分泌物。
2、改善咽鼓管功能
可行导管法咽鼓管吹张术。用泼尼松龙经导管吹入咽鼓管咽口及其附近,早期常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3、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对影响咽鼓管功能的疾病进行矫治。
4、鼓膜按摩术
用中指在外耳道口轻轻按压或用鼓气耳镜进行按摩。后者用力不宜过大,以免损坏鼓膜。耳部有急性炎症时,不宜行此治疗。
5、戴助听器
听力下降明显的老年人及治疗困难者,可佩戴助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