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受外邪:外感温热或秋令燥邪,蕴郁化热,可熏灼肺金,导致肺气受损,进而可诱发肺热咳嗽。
2、情志不畅:长期情志抑郁,可导致肝经蕴热,肺内郁热,肺失宣肃,炼液为痰,痰盛生热,故而可出现肺热咳嗽。
3、饮食不节:过食肥甘之品,可使得蕴积化热,火热上乘,故而咳嗽频作。
咳嗽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病症,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咽炎、外界的刺激、感冒、肺部不舒服,以及长期的饮食不规律,都会引发咳嗽的出现。清肺热咳嗽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由于感冒引发的,在这阶段要注意饮食,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清淡的。同时要多喝温水,促进体内的代谢,减缓咳嗽的周期。如果长时间的咳嗽,并且症状有明显的加重,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由于肺部以及咽喉部很多的疾病,都会引发咳嗽的症状出现,要引起注意。
观看语音
肺热咳嗽是由于肺内积热、肺气失宣的一种症候。肺热咳嗽本质属于热性,其主要表现为出现咳嗽,鼻塞流黄涕、身体发热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多、痰黏或黄、口渴喜冷饮、便秘、小便发黄、舌尖红、舌苔薄白、脉浮数等热症表现。肺热咳嗽多见于免疫力低下的儿童及老人,其主要病因如下。
1.外邪侵袭。外邪的侵袭如:风热、燥、火气等,是肺热咳嗽的主要原因。
2.情志所伤。当过度生气,情志抑郁时,加上外部的火热的邪气上乘会出现肝火比较旺盛的情况,痰盛生热、肺失宣肃,所以会表现出咳嗽或者是有痰液难以咳出来的现象。
3.阳气过盛。肺热会出现咳黄痰、口干咽燥、咽喉肿痛或者是舌苔发红,或者苔薄黄腻,属于中医的说法就是阳气过盛或者是说脏腑的阳气过盛。
4.正气不足: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一方面,素日生活起居不当,冒风淋雨,忽冷忽热,不及时减少衣物,过度使用电扇空调,贪食冷饮,或过度劳累,以致正气亏损,肌肤腠理不密,卫气不固,风邪趁虚而入,人体感受外邪。另一方面,体质本来偏弱,正气虚弱,稍有不慎,则容易感受外邪。
3.邪气转化。最开始的风邪感冒,当风邪向内发展时,机体内部的正气与邪气相争,在这个过程如果出现寒邪从化,由寒化热,这就会表现出热证的表现。
从中医学范畴上讲,肺热咳嗽属于温病学。肺热咳嗽属于热性,这种病症我们可能会从治疗上我们会用一些清肺热的药物,例如竹沥、蛇胆、川贝、绿叶菜、梨、枇杷等清热化痰的药物。食物调养可以多食用绿叶菜、枇杷、梨,对于燥热咳嗽的效果很好。
观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