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为感染华支睾吸虫所致,可通过食用带有华支睾吸虫的食物而感染。感染方式因生活习惯、饮食嗜好而有所不同,但多因生食淡水鱼、虾而感染。华支睾吸虫进入人体后,可大量繁殖,虫数可达数千条以上,使肝内胆管及其分支均充满虫体和虫卵,可发生胆管阻塞、胆汁淤积等病变;也可导致胆管的局部损害和黏膜脱落,引起局部胆管的炎症、继发性细菌感染等病变。
基本病因
1、华支睾吸虫的生物学特性该病由感染华支睾吸虫引起,华支睾吸虫属于吸虫类。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肝内的中、小胆管内,有时移居较大胆管或胆总管。产卵后,虫卵随胆汁进入肠道,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入水后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后,在螺消化道内孵出毛蚴,并穿过肠壁向肝脏移行,经胞蚴、雷蚴的无性增殖阶段产生大量尾蚴。尾蚴成熟后自螺体逸出,在水中侵入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体内发育为囊蚴。终宿主(人或哺乳动物)因食入未煮熟的淡水鱼、虾而受染。囊蚴在人或哺乳动物胃肠内经消化液的作用后,幼虫在十二指肠内脱囊逸出,继而从胆总管或穿过肠壁经腹腔进入肝脏,在肝内的中、小胆管内发育为成虫。从感染囊蚴到成虫成熟产卵需1个月左右,成虫在人体内的寿命可长达2~30年。
2、致病机制华支睾吸虫主要寄生在人肝内中小胆管,但也可在胆总管、胆囊、胰腺管甚至十二指肠或胃内发现。寄生于人体的虫数一般为数十条至数百条。感染轻者,无肉眼可见病变,无临床症状。感染较重者,虫数可达数千条以上,肝内胆管及其分支均充满虫体和虫卵,可发生胆管阻塞、胆汁淤积等病变。虫体可导致机械性阻塞;虫体还可以以胆管的上皮细胞为食并且吸血,从而导致胆管的局部损害和黏膜脱落,虫体代谢产物和虫体直接刺激引起局部胆管的炎症、继发性细菌感染,其发病海域宿主的年龄、营养、抵抗力以及其他疾病的并存等有关。
危险因素
喜食生食、喜饮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