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根据患者的外伤史,伤后肘部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结合相应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一般可以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注意是否存在肱骨下端全骺分离或肱骨小头骨骺分离。
鉴别诊断
因儿童骨骺骨化不全,特别是2岁以下的幼儿,应注意与肱骨下端全骺分离及肱骨小头骨骺分离相鉴别:
1、肱骨下端全骺分离
表现为肘关节普遍肿胀及周围性压痛,外形类似肱骨髁上骨折或肘关节后脱位,肘后三角关系正常;而伴脱位的肱骨外髁骨折其三角关系失常。肱骨下端全骺分离者,X线片显示其干骺端有薄条状骨折片或肱骨下端内侧有一三角骨片,肱骨外髁骨骺随同尺、桡骨向内、后方移位,肱骨小头与桡骨小头的对应关系正常。
2、肱骨小头骨骺分离
伴移位或旋转的肱骨小头骨骺分离患者,其肱骨小头与桡骨头对应关系失常。进一步鉴别应做关节内造影,造影剂局限在肘关节腔内者为肱骨下端全骺分离。
根据骨折块移位程度分型
1、Ⅰ型
外髁骨骺骨折无移位。
2、Ⅱ型
骨折块向外后侧移位,但不旋转。
3、Ⅲ型
骨折块向外侧移位,同时向后下翻转,严重时可翻转90°~180°,但肱尺关节无变化。
4、Ⅳ型
骨折块移位伴肘关节脱位。
肱骨外髁骨折分型一般会分为三种类型,一型表明自身的骨折处在轻微的状态较合并的状态,并不会出现骨折部位的移位。二型通常会处在比较严重的状态,一般会出现骨折部位向外侧移位。三种类型一般会导致骨折部位出现骨折面的外翻,并且会引起局部的畸形。患者可以到医院配合医生进行影像学检查,可以用于病情的诊断。
观看问答